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基层政府行为变迁——对冯猛论文的评论
作者:
陈家建
出版日期:
2014年5月
报告页数:
3页
报告字数:
2369字
所属图书:
经济社会学研究 第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5.154-156
刘玉照
沈原
李国武
摘要:
在项目化的运作过程中,决策权上收,项目能否申报成功的关键不是项目本身的成效,而是上级政府的认可。所以,在基层,项目运作的关键是让项目符合体制设定的标准。所以,我们会看到基层政府把一个项目的每个环节都拆分成多个项目予以包装,以便申请到更多的项目资金;基层政府会加工数据,夸大项目规模,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基层政府还会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强宣传,通过造势来提升项目的影响力,提高项目的通过率。在此过程中,基层政府的工作变成了以项目为中心,整个官僚体系的运作模式被重组。
关键词:
基层政府
项目制
国家治理转型
行为变迁
作者简介:
陈家建: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讲师。
相关报告
项目制与社区政治:基层政府主导下的社区生态治理
领导小组如何推动项目制在地方层面的落实?——以N市“白河整改”项目为例
镶嵌与博弈:项目制的生成与运行逻辑
导论
项目制:一个“控制权”理论视角
“项目制”下村庄“政治经纪”的结构性变化——基于对川甘交界L村的观察
从项目制看社工人才流动——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
解构项目制县级的实践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
中国农业转型中的国家角色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