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领导小组如何推动项目制在地方层面的落实?——以N市“白河整改”项目为例

作者:
邓岩
出版日期:
2019年2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1761字
所属图书:
政府治理评论 第4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分税制改革以来,项目制运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治理模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更深刻影响着地方政府的治理行为。以河南省N市的“白河整改”项目为例,本文考察了地方政府如何通过成立领导小组的方式推进项目制在地方层面的落实。研究发现,领导小组可以打破并重组常规科层体系的权威与资源,通过重塑领导权威、凝聚共识,以及任务分配、监督任务完成情况等方式,推进项目制的落实。在这一过程中,领导小组主要扮演了决策制定的参与者、群众意见的征询与搜集者、项目任务的组织分派者、部门间的协调沟通者、项目执行情况的评估监督者等多重角色。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项目制小组机制

作者简介:

邓岩:邓岩,女,河南南阳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白河整改”项目的诞生与领导小组的创建
  • (一)N市获得“白河整改”项目的经过
  • (二)N市白河整改领导小组的创建
  • (三)N市白河整改领导小组创建的原因分析
N市白河整改领导小组在项目推动中的运作模式
  • (一)获取权威:领导小组推动“白河整改”项目的前提
  • (二)创造共识:领导小组推动“白河整改”项目的保障
  • (三)任务的分配和监督:领导小组推动“白河整改”项目的具体措施
N市白河整改领导小组在推动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多重角色
  • (一)作为决策参与者的领导小组
  • (二)作为群众意见征询者、搜集者的领导小组
  • (三)作为任务分派者的领导小组
  • (四)作为部门沟通者、协调者的领导小组
  • (五)作为项目执行监督者、评估者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项目运作的核心推动力量
·总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