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扶贫实践中妇女性别需求变化的研究

作者:
齐顾波 李小云
出版日期:
2005年8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617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妇女研究开始转向关注妇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贡献,所形成的妇女与发展理论,探讨的是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发展问题。其目标就是设法使现代化进程更趋向于使妇女受益。性别与发展理论是妇女与发展理论的深化,它认为,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不仅起着不同的作用, 而且他们的现实利益也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性别利益。性别利益反映到计划框架中就成为了性别需求。摩塞于1989年提出了战略性别需求和现实性别需求的概念。本章通过对性别需求理论的探讨明晰“性别需求”的概念,通过梳理不同扶贫项目中性别需求的状况,总结扶贫项目对妇女性别需求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妇女需求变化性别需求扶贫项目

作者简介:

齐顾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博士,发展管理系系主任。她是中国以农民为中心的参与式农业研究网络的总协调人,同时也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中参与式学习和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的总协调人。

李小云:男,1961年生,陕西定边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部委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中国农村社会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农村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中国民促会理事。曾获霍英东高等教育研究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中国消除贫困奖(研究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经以高等发展专家身份受聘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德国、英国等双边、多边和非政府机构,现受聘为DAC-IPRCC研究小组中方组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贫困与发展、性别与发展、国际发展援助、社区资源与发展。近来年共出版著作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研究领域:国际发展合作。

文章目录
·前言
·性别需求理论框架
·扶贫项目对妇女性别需求变化的影响分析——CIDA(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资助的新疆妇女创收项目案例
·对不同扶贫项目中性别需求情况的简单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