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健康与女权:妇女卫生保健的非医学模式思考
作者:
赵捷
出版日期:
2005年8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字数:
4871字
所属图书:
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08.120-125
刘伯红
谭琳
姜秀花
宓瑞新
摘要:
改善妇女卫生保健现状和解决目前令人担忧的妇女健康问题已超出狭隘的卫生和医疗范畴, 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那么, 从社会科学或是社会工作者的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社会“诊断”, 并从社会范畴开始 必要的 “防治” 工作就显得必要、迫切了。社会工作者或社会科学研究者参与妇女卫生保健和促进妇女健康的意义除社会诊断外, 重要的还是社会的 “防治”。怎样在特定的范围建立起真正具有社会防治效应的机制, 这是妇女卫生保健事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本文所讨论的妇女卫生保健已经不仅仅限于妇女自身的保健, 而是指包括她们自己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卫生保健。概言之, 在坚持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原则下, 应以妇女为 “中心” 来开展妇女卫生保健事业, 这就是妇女卫生保健非传统医学模式的有关思考。
关键词:
妇女
健康
卫生保健
社会诊断
社会防治
作者简介:
赵捷:
相关报告
妇女与健康:政府的举措与进展
中国10城市职业女性健康生活方式调查报告
2007年中国女性健康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职场女性健康状况评估
健康方面的性别不平等与贫困
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保障农民的健康?
西部11省(市、区)城乡居民生活状况调查
健康的地区及性别差异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
文章目录
·
妇女健康与社会发展
妇女健康的社会诊断
1.要深入基层社区,去发现那些人们(包括男人和女人)都习以为常的、与性别有关的、影响妇女卫生保健的社会文化因素
2.要唤醒妇女因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而长期受抑制或是淡化了的健康意识,并通过多种途径传达她们的呼声,使其权益得到有效的体现
3.从在卫生保健方面了解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妇女的心声,了解她们内心各种真实的需求,特别是难言之隐,并设法给予满足或提供服务
·
妇女卫生保健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