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及发展报告

作者:
张斐男
出版日期:
2016年1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7204字
所属图书:
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5~2016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保持稳定,大气环境优于其他省市,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良好的水平;水环境保持稳定,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好;自然生态持续向好,跨国合作初见成效;农村环保打实基础,“美丽乡村”画出愿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环境治理议题,比如农村环境隐性污染、环境治理手段的多样化和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等等。建议及时遏制隐形污染,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完善环保法治建设,创新环境治理模式;探索社区治理模式,推动公众环保参与。

关键词:

生态环境黑龙江省生态现代化松花江治污水环境

作者简介:

张斐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边疆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研究工作。代表论文有《中国城乡居民环境关心的地区差异研究》《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研究的理论范式》等12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转载。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项,黑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参与“黑龙江省屯垦史·知青口述史”等国家级、省级课题7项,完成调研报告15篇,其中2篇获得时任省长、副省长批示。

文章目录
2014~2015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总体状况
  • (一)城市空气环境优良,超出其他省市水平
  • (二)部分河流轻度污染,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
  • (三)自然生态持续向好,跨国合作初具成效
  • (四)农村环保打实基础,“美丽乡村”画出愿景
2015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新议题
  • (一)环境治理范围全面化,隐性污染不可忽视
  • (二)环境治理手段多样化,治理模式需创新
  • (三)环境治理主体多元化,社区治理有前景
加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 (一)及时遏制隐性污染,加强农村环境治理
  • (二)完善环保法治建设,创新环境治理模式
  • (三)探索社区治理模式,推动公众环保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