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梁波
机构: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图书著作
期刊论文
暂无内容
石油产业发展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梁波
著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转型的时代,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奇迹”离不开对中国产业治理的深入考察。本研究以石油产业为经验案例,将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的相关理论与法国组织社会学决策分析的推论方法结合起来,深入考察石油产业在定价机制、组织体制、市场参与格局、外部合作等方面的重要变迁,勾勒和揭示了这些正式的组织与制度变迁背后,由多方行动者所建构起来的权力游戏机制及其影响。本研究展现了一种有别于市场、制度与网络等视角的产业分析路径及框架,并尝试提出基于组织决策分析与中国经验的新产业社会学的理论想象。
暂无内容
深度转型期中国特大城市的村级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S市M镇的调查与分析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本文首先提出村级治理研究的问题,其次描述了特大城市的村级治理形态和遭遇的主要结构性问题,最后指出了改进特大城市村级治理的制度性“突围”方向。
关键词:
我国复杂制度转型下日常生活的变迁
出版时间: 2020年03月
时间总会为人们理解其所经历的社会生活提供不同焦距的棱镜,并往往使人们对变化万千、现象复杂的社会生活形成具有历史嵌入性的理解。当我们处在全球化遭遇多重挑战、经济社会转型更加复杂的历史时点,并试图洞察一系列宏大结构或制度变迁与日常生活变迁的关系时,我们或许会发现,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日常社会生活也经历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关键词:
多重制度变迁与复杂社会的回应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改革开放作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变革,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持续而全面的影响。尽管它起始于以“经济”为中心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变革,但是其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的范畴,而深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整体社会的组织与运行之中。其中,社会治理转型便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维度。
关键词:
石油产业发展的组织社会学分析研究概述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如何从理论上理解并阐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中国石油产业发展范式的转变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说,中国石油产业巨大的范式转型,从社会学的视域来看,具有哪些深刻的结构性原因,其变迁的根源或动力来源是什么?作为一种组织与制度现象,中国石油产业的范式转型背后深层的复杂影响机制是什么?这构成了本研究重点分析与着力洞察的核心内容。从本质上讲,本研究尝试以中国石油产业发展范式的变迁为例,来讨论经济产业组织与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
关键词:
石油产业范式的转型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路径,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中国石油产业在21年(1988~2008年)时间里实际上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发展范式的转型。我们将这种产业范式的转型具体地概念化为:从1998年之前的“封闭-行政化”范式转变为1998年之后的“开放-市场化”范式。具体表现为:(1)在石油产业的定价机制方面,由原来的政府行政定价机制向逐步与市场机制接轨,特别是与国际石油市场接轨的定价机制的转变;(2)石油产业的企业组织形式从“国家行政式企业”到“现代公司制”的转变;(3)石油产业的市场参与格局由之前“政府主导”下的局部有限竞争向“多元市场竞争”或“有主导的多元竞争”格局的演化;(4)石油产业的外部合作战略经历了从“吸引合作”,借以引进先进作业技术和国外资本,到“海外扩展”,进而输出资本、技术与服务的转变。
关键词:
产业变迁的“决策分析”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在组织社会学的观察视野下,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是构成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基本“细胞”,一切的社会现象从本质上而言都是组织现象。作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领域重要内容的“产业”或“产业现象”,其本身就是组织研究的重要对象。在本文中,我们将中国石油产业发展范式的变迁纳入组织社会学的研究视域来进行理解。
关键词:
从政府计划到与市场接轨:定价机制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石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石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日益增加。从1988~2008年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定价机制问题始终是石油产业发展变迁的重要内容。多次大大小小、反反复复的石油价格改革反映了人们对石油产业定价机制的关注,也反映了石油产业定价机制改革的复杂性。所谓石油产业的定价机制,主要是指石油市场上原油与成品油的价格形成与调节变化机制。石油本身具有的特殊商品属性意味着它不可能和其他的一般性商品那样,完全依据市场供给状况来确定。相反,石油产品的定价机制的形成与改革会涉及诸多复杂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对中国石油产业定价机制,尤其是自1988年以来石油产业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分析,反映和揭示出定价机制转变的深层逻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大型国有产业组织与制度变迁的意涵。
关键词:
从国家行政式企业到现代公司制:组织形式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国有石油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也是中国石油产业范式变迁的重要内容。历史地看,1988~1998年,国有石油企业的组织形式实现了从“封闭-行政化”范式下的政企合一的国家行政式企业向“开放-市场化”范式下的现代企业公司的转变。石油产业企业组织形式的这种变迁也代表了1998年以来国家主导的石油产业改革重组最主要的目标或内容。作为一种产业的组织与制度变迁现象,石油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背后同样隐含着行动者间复杂的权力游戏机制。
关键词:
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市场竞争:市场参与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市场竞争或市场参与是考察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产业治理中,如何适度地防止市场垄断,有效地保证充分的市场竞争,提升产业发展绩效是一项重要的产业规制原则。同样,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一度成为中国经济产业治理的基本理念。尤其是在一些传统国有企业占据垄断优势的行业,国家试图通过引入更多的竞争主体、放开市场准入来促进产业良性发展。也正是在此背景下,为适应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伴随着石油产业的改革与重组,中国石油产业的市场参与格局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的重大转型,即逐步从1998年前政府垄断下的局部有限竞争,向1998年后以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为主导的多元垄断竞争或寡占竞争格局转变。作为一种产业制度变迁现象,中国石油市场参与格局的转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家及其制度建构、市场机制等正式结构的必然结果,其背后也隐含着国家、国有石油公司、民营石油公司与外资石油公司等关键行动者之间建构起来的复杂的权力游戏机制。
关键词: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外部合作战略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启了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之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中国经济治理机制的巨大转变。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市场要素,改革企业经营机制等方式,充分实现了“市场”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配置与整合机制的功能释放,市场化甚至一度成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的首要逻辑。与市场化的扩展相伴随,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生产与分工体系更使中国的经济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经济互补性和依赖性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与进程。作为中国重要的国有经济产业,中国石油产业的外部合作战略从早期以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引进来”,向1998年之后以向外输出资本、技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走出去”战略的历史性转变,生动地反映了市场化与全球化叠加背景下国有重大产业的转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