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刘妮娜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个人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互助养老与老龄服务。在《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经济学家》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篇,在核心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1部(第二作者)。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发改委社会发展重大政策、形势研究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个课题项目,主持第61批博士后面上一等资助项目。

  • 农民荒: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
    刘妮娜 张英洪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和正在出现令人担忧的农民荒现象。本书按照“谁来种地、如何种地?谁来养老、如何养老?谁来治理、如何治理?”的基本框架,对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考察,并以大兴区魏善庄镇、延庆区井庄镇、怀柔区北沟村为例,对其居家养老、村庄治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考察,介绍了这些村庄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在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村面临的挑战,从多学科的视角提出了应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对策建议。访谈篇展示了当前北京的留守老人、外来务农人员等的生活现状,大量实地访谈为读者揭示了农村劳动力真实的生活状况,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 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
    刘妮娜 魏彦彦 副主编 ; 党俊武 主编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为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每五年开展一次,已成功进行了四次,并上升为一项重大国情调查。本书以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托,对当前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整体分析。本书为新时代在全球范围内贡献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提供研究基础和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广大读者了解新时代中国老年人的生活面貌提供最直观的数据。
  • 中国城乡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家庭关系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新时代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家庭关系有一些属延续性问题,比如:女性、高龄、农村老年人依然是贫困多发群体,老年人依然在竭尽所能地为子女付出。但也有一些发生明显变化,比如:低龄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提高,成为重要潜在人力资源和消费力量,也是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带动者、示范者和先锋力量;老年人的家庭规模进一步缩小、子女数量减少,家庭关系趋向代际平等和协商;父母与子女同住意愿仍然强烈,但与子女分开居住的比例日趋增加;等等。总体而言,目前中国家庭代际关系仍然以沙漏型为主,虽然亲子代看似角尖对角尖,但老年人像沙漏一样为子女家庭不断付出。子女家庭在追求独立、自由、发展和享受的同时,却容易忽略老年父母。因此,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型代际关系应从封闭的家庭范围走向开放的社会范围。于国家、于社会、于企业、于老年人家庭,都应致力于革新老年生活观,转变养老保障观,建立老龄市场观,重塑家庭治理观,增加互助共享观。
    关键词:
  • 中国城乡老年人权益保障状况分析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法律是权益的保障,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状态,中国的老年人保障正在由德治、孝治向法治、孝治、德治相结合转变。我国政府在建设年龄友好型社会、增加老年人社会优待方面做出诸多努力,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但是,伴随老年人拥有的财富增多、代际交换趋利性增强、老年人社会参与增加等,老年人受到权益侵害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老年人的权益保障状况、维权意识和维权方式存在较大差别,农村、高龄、丧偶/离婚、健康状况差、低受教育水平老年人是权益贫困的高发群体。也有一些权益侵害具有人群特点,如城市老年人被盗和被抢劫比例高于农村,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比例更高等,同样值得关注。虽然老年人的权利满足感较高,但实际的权利保护意识不强,维权方式较为单一,请求司法帮助的比例极小。
    关键词:
  • 掌舵未来中国居民消费的新力量——用消费彰显我们的力量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综合课题组数据、定性访谈资料及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数据对城市新移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城市新移民收入高于同辈年轻群体,内部分层明显;城市新移民消费水平低于城市同辈户籍群体,主要是被动的城市“捆绑”消费;城市新移民家庭消费结构趋向合理,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需求和倾向高;城市新移民月均消费占收入比重最低,基本消费占实际消费支出比重较高,消费提升空间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