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党俊武
机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个人简介:

博士,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老龄科学研究》杂志主编、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老龄社会、老龄战略、老龄事业、老龄产业和老龄科学。曾参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参与起草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二至第九次全体会议、第一至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主报告。参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工作。参与“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出版专著《老龄经济》《老龄社会引论》《探索应对老龄社会之道》《老龄社会的革命》《超老龄社会的来临》,获得首届中国老年学学术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采访,是我国老龄科学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

  •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
    李晶 党俊武 主编 ; 罗晓晖 张秋霞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9年10月
    老年人生活质量是指老年期的人的客观生活条件、生活行为及其主观感受的总和。进入老龄社会以后,我国的老龄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保障范围不断拓展,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提高。但在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下,要满足亿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现行老龄政策还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还需要加强制度设计和创新,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强化政策的有效实施。本报告根据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对当前中国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经济与保障、居住环境、家庭关系、公共服务、社会参与和文化生活、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对老年人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探讨。课题组还在全国15个省份开展了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质性调查,访谈190名老年人,请老年人自己讲述心目中的“好的生活”,他们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感受和评价,以及对影响自己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的认识等。调查发现,老年人认为的“好的生活”主要包括基本生存条件、健康状况、家庭关系、精神状态等个人生活层面的四大主要内容,老年人还提出“好的生活”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应具备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质性研究弥补了量化研究的不足,更全面地描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报告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指标体系进行理论梳理,根据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多学科视角相结合等原则,第一次提出了以老龄国情调查为支撑的全面评价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中国版本(1.0版),首次对全国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分省份评价。分省份评价显示,客观生活水平仍是影响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东部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整体高于其他区域,各省份均存在不同短板,其中,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城乡差距较大、阶层差异显著、区域差异明显等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既是新时代老龄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也是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积极应对老龄社会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 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
    刘妮娜 魏彦彦 副主编 ; 党俊武 主编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为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每五年开展一次,已成功进行了四次,并上升为一项重大国情调查。本书以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托,对当前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整体分析。本书为新时代在全球范围内贡献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提供研究基础和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广大读者了解新时代中国老年人的生活面貌提供最直观的数据。
  • 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报告(2015)
    林婧怡伍小兰 魏彦彦 副主编 ; 周燕珉 党俊武 主编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全书分为总报告、发展篇、规划篇、专题篇、研究篇、科技文化篇六大部分。总报告阐释了老年宜居环境的概念、内涵和建设目标,分析了我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面临的形势、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六大发展战略。发展篇总结评价了我国老年宜居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系统分析了目前老年宜居项目的建设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规划篇明确了我国适老交通系统方向性的战略及行动建议,提出了实施城市休闲空间环境规划的具体建议。在专题篇中,分别就老城区的养老宜居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社区适老化、社区户外环境的适老化这些当前突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篇特别就老年宜居相关标准规范和绿色老年建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大量的设施规划和环境建设工作,逐步引导我国老年建筑朝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科技文化篇中,介绍了智能信息科技在老年宜居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提出了老年宜居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范式,主张推进多元老年宜居环境体系构建。
  •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
    杨晓奇 张秋霞 副主编 ; 党俊武 王莉莉 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03月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在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和国内全面深化改革迈入“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全面而深刻,是未来相当长历史时期内我国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战略,坚持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老龄产业,不仅是保障民生、增进福祉的现实需要,更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我国老龄产业快速发展,产品和服务内容极大丰富,很好地满足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晚年生活需求。但与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相比,我国老龄产业发展较晚,政策、制度和市场环境相对滞后,特别是在中长期发展方面,还缺乏顶层设计,对于未来一段时期内老龄产业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以及重点发展内容还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龄产业的快速发展。本书重点围绕我国老龄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详细分析了老龄金融产业、老龄制造产业、老龄健康产业、老龄服务产业、老龄宜居产业、老龄文化产业等几个主要的老龄产业板块在未来不同阶段的重大需求,并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不同阶段相关产业的发展目标与重点发展内容,认为未来老龄产业的重大发展需求包括日常生活、适老化产品与康复辅具、商务服务、健康管理服务、慢病管理、医疗卫生、长期照护、康复护理、安宁疗护、适老化环境、文化娱乐、老龄金融等产品和服务。同时,根据目前老龄产业的主要发展现状,提出了老龄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包括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国内外形势更加严峻等新问题,并在政策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长期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发展建议、保障措施,以及老龄制造产业科技创新、老龄健康产业拓展、老龄服务产业质量提升、老龄产业金融支持体系构建、老龄文化产业繁荣、适老化环境改善、老龄产业品牌打造、老龄产业布局优化、老龄产业人才培养等重大工程。
  •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中国已经处于老龄社会初期阶段,正在向老龄化经济体转变,也将成长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老龄产业是老龄社会条件下的基础性产业、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发展老龄产业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战略的主攻方向之一,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引擎。预测表明,到2050年,中国老龄产业的市场总容量将达到届时GDP的三成左右。但是,目前中国老龄产业开发刚刚起步,市场总量占GDP的份额相对较低,发展还比较缓慢,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发育迟缓、产业政策不明晰、体制机制不顺畅等诸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参与,特别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改革创新、营造环境、破除障碍,但最重要的是需要经济各行业的有识之士看清大势,研判大局,占领老龄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经过长期努力,成为世界老龄产业市场的领导者,为构建理想老龄社会,实现全体公民拥有有保障、健康、尊严、幸福的老年生活的中国梦奠定强大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
  • 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目前,中国全体国民正在形成老龄社会的观念,对自身老年期的应对准备意识逐步提升,年轻人对昭示自身未来生活的当代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关切日益增强,这是世界第一老年人口大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前提。2015年,综合反映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幸福感指数为60.8%,比2000年的48.8%提升了12.0个百分点。这说明,当代老年人也就是1955年以前出生并存活的老年人,他们是中国史上最幸福的老年人。这是党中央历来以人民为中心和高度重视解决人民老年期问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全面加强老龄工作、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既是当代老年人的福祉,更是未来各代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预演;既是未来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基,也是未来全体中国人民实现幸福晚年生活的历史阶段性准备。调查还表明,当代老年人还面临收入差距加大、慢病突出、服务不足、欠缺宜居环境、精神生活单调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解决当前老年人面临的各种问题,同时,要实施关口前移战略,引导年轻人口充分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养老准备,确保各代老年人能够享受有保障、有尊严、体面、幸福的美好晚年生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