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谷中原
机构: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民生保障研究。出版《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保障概论》《社区生计保障》等学术著作14部;发表《论社区实现基本生活保障目标的双轨流程》《政府与民间合力供给生态产品的实践逻辑》《生态与生计产品消费对青年群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优质生态产品协同供给》《乡域生态产品四方协同生产机制建构与运作》等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多功能化经营发展方式研究”、民政部2015民政政策理论研究项目“我国社区社会组织持续参与社区治理研究——以湖南长沙市雨花区为例”、甘肃省发改委项目“甘肃省低碳社区建设模式研究”以及横向项目“企业社会保障责任体系研究”等科研课题20余项。

  • 社区生计保障
    谷中原 出版时间: 2019年09月
    为了加深对社区生计保障体系的认识和促进社区生计保障事业的发展,本书主要研究了社区生计保障的特质、发展历程、发展类型、发展模式,尤其着重从谋生特质、发育缘由、运行范型、促进策略等四个维度,探索社区营生保障、社区就业保障、社区生活救助、社区生活福利、社区土地保障等生计保障发展规律。本书构筑了较完整的社区生计保障体系,突出地强调了逻辑性与系统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传承性与创新性的贯通。本书内容新颖且成系统,适合劳动与社会保障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实务工作者使用。
  • 社区生态保障
    谷中原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为了加深对社区生态保障体系的认识和促进生态保障事业的发展,本书以繁培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环境的根基价值和生活价值为践行依据,探寻社区开展生态保障事业的根源,剖析社区生态保障的特质,勾勒社区生态保障的顺应图式、利用图式、建设图式,形塑社区自生、赖生、繁衍、标识类生态保障范型,提出社区生态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基本策略。本书构筑了较完整的社区生态保障体系,突出地强调了逻辑性与系统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传承性与创新性的贯通,内容新颖且成系统,适合从事民生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使用。
  • 湖南社区服务保障供给主体研究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本文主要概述了湖南省社区服务保障供给主体研究。服务保障乃社区保障的重要方式,相对政府而言,社区具有开展服务保障之环境和人脉优势,更易培育社区服务保障供给主体,更好开展服务保障。社区服务保障供给主体是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保障的各种行为主体。随着近些年湖南社区建设的推行和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湖南社区服务保障供给主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相对满足城乡社区居民生活服务保障需要而言,湖南社区服务保障供给主体存在诸多问题。消解社区服务保障供给主体发展问题需采取用法律手段确定社区非营利组织权力、大力发展社区营利组织、改进社区学院办学策略、通过建构社区服务体系弥补家庭服务功能弱化缺陷、高强度培育社区机构的社区服务意识。
    关键词:
  • 社区升级保障问题的提出
    出版时间: 2019年09月
    社区是特定地域的生活共同体,为其居民提供生活保障是社区的天赋使命和无可推卸的责任。社区生计保障就是社区利用自有资源,通过发展社区经济、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生活救助、提高生活福利、实施土地保障等途径,满足居民对衣、食、住、行、用等生活资料的消费需求并不断提高其消费水平的生活保障形式。在“村改区”和“居改区”工作尚未完成,社区尚未普遍建立起来,社区运行机制尚未完善的时代,讨论社区为其居民营造生计保障体系问题,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话题。但深入细致分析起来,实则不然。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帮助生活弱势群体和生活困难群体克服谋生困难、帮助居民克服生活风险,是社区建构生计保障体系的两大实践逻辑。
    关键词:
  • 社区生计保障的特质
    出版时间: 2019年09月
    社区生计保障就是社区采取的帮助其居民及其家庭提高生活能力、积累生活资产、获取更多谋生机会的行动策略及其措施。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机制,在我国社区建设中不断兴盛起来的社区生计保障与政府社会保障共同发挥着保障国民生活的重要作用。随着社区生计保障在保障国民生活上的作用日益凸显,老百姓、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生计保障的生活价值。本文从不同维度分析,社区生计保障有不同特性。从其特性出发,社区生计保障业务有不同实践规范;从业务本质看,社区生计保障具有生活性;从保障责任分析,社区生计保障具有权利与义务的非对等性;从保障目的看,社区生计保障具有克险性;从保障性能看,社区生计保障具有根基性;从保障制度设计看,社区生计保障具有本土性;从保障地位看,社区生计保障具有补充性。
    关键词:
  • 社区生计保障的历史维度
    出版时间: 2019年09月
    生计保障是人类生活的前提,人类出现的时代和人类生存的地方,便有生计。生计保障具有原初性和恒存性,与人类历史共始终。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世界浪潮》中将人类社会分成园艺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四个阶段,我们将社区生计保障的发展历程分成园艺社会的部族社区生计保障、农业社会的宗族社区生计保障、工业社会的业缘社区生计保障、信息社会的厚生社区生计保障等四个发展形态。并利用本文篇幅,介绍不同历史阶段的社区生计保障的发展情况。人类在不同社会历史形态中建构了不同模式的社区生计保障,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反思。
    关键词:
  • 社区营生保障
    出版时间: 2019年09月
    社区营生保障是社区生计保障体系的主要途径和谋生方式,是社区生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及其家庭必须建构自己的营生体系,才能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生计保障。从属性上判断,社区营生是社区集体谋生方式。社区营生保障,对社区生活保障、社区经济、配置社区资源、提高社区人口素质、促进社区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社区营生保障的生命力,在于其合理利用社区资源而产生新的财富,使财富在生活演进中不断积累。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社区营生保障的特质,其次研究了社区发展营生保障的缘由,再次分析了社区营生保障经济的发展范式,最后研究了社区营生保障经济之不足与促进策略。
    关键词:
  • 社区就业保障
    出版时间: 2019年09月
    从社区就业保障来看,作为社区的一项生计渠道,就业保障与营生保障在行为动机上存在一定的差别。营生保障是社区主动实施的生计策略,具有主动性;就业保障是社区应对政府就业工作部署而实施的生计策略,具有应景性。社区实施就业保障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老百姓就业问题的关心,客观上,给社区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活保障带来了额外福利。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社区就业保障的特质,其次研究了社区发展就业保障之缘由,再次研究了社区就业保障的发展范式,最后研究了社区就业保障之不足与促进策略。
    关键词:
  • 社区生活救助
    出版时间: 2019年09月
    社区生活救助服务于社区生活困难群体和生活弱势群体,属于消耗性社区生计保障,是社区生活困难群体和生活弱势群体的谋生途径。对于长期处于生活困难状态和暂时处于生活困难状态的社区家庭或社区居民而言,社区提供的生活救助是其主要生活来源。因此,社区生活救助是社区生计保障不可或缺的途径。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社区生活救助的特质,其次研究了社区生活救助的发展及其缘由,再次研究了社会生活救助的发展范式,最后研究了社区生活救助之不足与促进策略。
    关键词:
  • 社区生活福利
    出版时间: 2019年09月
    在社区生计保障体系中,社区营生和社区就业属于发展性生活保障;社区救助和社区福利属于消耗性生活保障。社区生活福利是社区集体改进全体居民生活水平和提升全体居民生活品质的谋生途径。社区生活福利保障服务于社区全体居民,是依赖于社区集体经济的生活保障措施,对于增强社区居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具有特殊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社区生活福利的特质,其次研究了社区生活福利的发展及其缘由,再次研究了社区生活福利的发展范式,最后研究了社区生活福利之不足与促进策略。
    关键词:
  • 社区土地保障
    出版时间: 2019年09月
    中国60多万个行政村是中国农村土地的所有者。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获得村集体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承包土地和经营土地成为中国农民谋生的可靠手段。因此,在当今中国,土地保障是农村社区的一种特有的生计保障类型。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社区土地保障的特质,其次研究了社区土地保障的发展及其缘由,再次研究了社区土地保障的发展范式,最后研究了社区土地保障之不足与促进策略。
    关键词:
  • 社区生计保障体系的建设
    出版时间: 2019年09月
    社区生计保障是由社区营生保障、社区就业保障、社区生活救助、社区生活福利、社区土地保障等五大谋生类型构成的生计体系。这些谋生类型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和受益主体以及生活保障功能,共同发挥着解决社区不同主体生计困难的特殊作用。加强社区生计保障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增强这五大谋生类型的特殊机能和生活保障功能,促进社区居民生活状况的改善。建设社区生计保障体系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社区生计问题的防治、确立社区生计保障体系建设要求和建设原则、选择适宜的社区生计保障体系建设模式等。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社区生计问题的防止,其次研究了社区生计保障建设要求与建设原则,最后研究了社区生计保障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