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尚立富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教师。2009年获得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学位,曾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实践学院访学一年。2014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社区发展和家庭教育及非营利组织研究。近年来参与中宣部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北京市委宣传部委托课题等。

1998~2003年,为了考察基础教育,尚立富博士曾骑自行车或徒步走访了全国22个省、直辖市,行程9万里,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上百家媒体报道。

2003年尚立富博士发起并成立了“W行动”,2006年参与发起并成立了“W基金会”,担任其理事和秘书长,撰写了《行走西部》《隐痛与希望——西部农村教育教育解读志》《苦乐之旅》等书,主编《小学公益实践教程》(1~6年级)和“青少年志愿服务公益实践手册”丛书等14本书。

  • 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研究
    尚立富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本书讲了一个学术版的故事,其在一定理论框架下的叙事,呈现了一个由个人发起的非营利组织——W组织(致力于西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从酝酿、诞生、发育、成长,到最后实现正式化的完整过程。
  • 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研究导论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本文主要概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起源及意义,其次对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最后指出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
  • 西部阳光的发起及“起跳”之前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2003年9月,以“W行动”(西部阳光的最初名称)为名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了,标志着西部阳光步入了组织化的进程,而它又于2004年7月成功“跳级”成为一个“挂靠”的非营利组织。那么西部阳光发起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条件促成了西部阳光的发起:发起之后,它又将如何运作?如何和环境互动?本文将以“环境”“组织”和“人”为变量探讨这些问题背后的逻辑,以解析西部阳光“第一跳”的条件。
    关键词:
  • 西部阳光的“一级跳”:获取行政合法性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本文将继续分析“环境”“组织”“人”三个变量,从外部环境条件和组织自身内部条件层面探讨西部阳光的“一级跳”,其中外部环境包括目标群体的环境和西部阳光自身的环境,内部条件主要通过组织运作及结构来展示,并揭示出西部阳光在这一时期的困境。
    关键词:
  • 西部阳光“二级跳”:转变为基金会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本文从组织生态理论的视角,考察在这一阶段由“环境”“组织”和“人”构成的西部阳光生态系统。为了解析其中变化的“密码”,发起人将梳理西部阳光在这一阶段(2006年5月登记注册至2008年6月管理者易人)的发展,对比前后两个时期的组织要素和运作过程的变化,进而透视其技术及效果后的机制。最后本文将揭示西部阳光在这一阶段的困境及成因。
    关键词:
  • 西部阳光“三级跳”:组织正式化变革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西部阳光成功实现“三级跳”,把一个个人发起并自行管理的机构转变为一个正式化、职业化管理的组织,并且“跳级”之后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度捐赠收入突破了千万元(2008年还不到273万元)。这不仅是中国非营利组织行业的标志性事件,也为组织转型提供了一个可以选择的方向和案例。那么西部阳光能够实现这个标志性跳跃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跳跃后组织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本文将详细阐释这些问题。
    关键词:
  • 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研究总结与讨论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笔者以西部阳光为案例,以“环境”“组织”和“人”为变量,沿着“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两条主线索进行了经验研究, 通过截取西部阳光在这两条线索中“三级跳”的节点,探索了西部阳光能够发起的根源、曲折争取合法性的过程、组织正式化转型的成功。通过系统分析,本文终结了本研究得出的四个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
  • 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研究附录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本文是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研究的附录,主要包括访谈问卷提纲、W机构年度收入示例图、W机构“挂靠”时期的章程、W基金会章程四个附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