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乐正
机构: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史学博士,现为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社会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发展理论、城市文化及国际性城市研究,先后参与承担国家“八五”、“九五”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独立承担国家“十五”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外近代城市国际化发展道路比较研究”。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其学术著作《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入选《国家“八五”科技成果选》,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等。深圳市城市发展和现代化理论研究方面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在城市发展和现代化理论方面提出的一些创造性观点,如提出深圳发展步入“后特区时代”、构建“深港都会圈”等等,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极大关注。

  • 深圳社会发展报告(2010)
    祖玉琴 乐正 主编 ; 马宏 乌兰察夫(常务) 余智晟 杨立勋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本书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和深圳市民政局共同组织编撰,主要分析2009年深圳社会发展状况和2010年社会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全书由总报告、社会事业篇、社会组织篇、社区建设篇、社会工作篇、特区成立30周年纪念篇以及专题篇构成。2009年是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深圳市一如既往地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以改善民生来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书主要从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社区建设以及各专项调研等方面深入分析深圳市在社会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三十而立”之年,本书特推出专题纪念篇,详述深圳特区社会事业的探索历程。同时,针对社会福利事业从助残扶弱型向普惠型、从各自为政向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本书在社会工作篇重点对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居民新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中心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以公益创投推动深圳社工机构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法制化的民政建设。社会组织是深圳社会事业发展的亮点之一,深圳市曾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会组织“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和广东省社会组织“综合改革观察点”。本书从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体制改革、公益慈善组织培育和发展等方面对深圳市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并对这种政府推动下的公民社会成长之路进行了理论探讨。社区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单位,深圳市在社区建设道路上先后探索出“盐田模式”、“月亮湾模式”和“桃源居模式”,获得了广泛认同。本书的社区建设篇梳理了深圳社区居委会的成长之路,从理论上分析了深圳市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并通过个案研究,对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进行深入考察,探索将矛盾化解在社区内的平台和机制。为了全面反映深圳社会发展状况,本书还通过专题篇对深圳市社会和谐发展状况、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政府绩效考核情况、深沪发展服务经济的专业人才政策比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针对金融危机对家庭的影响、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做了专题调研。2010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让深圳思考的三大命题:而立之年,深圳立起了什么?迎接30年,深圳要做什么?未来30年,深圳要干什么?在新的一年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进入了关键时期,又值“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之年,深圳市改革的重点也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转移。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下,深圳市应该更加重视非经济领域的改革创新,力争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实现重大突破:尽早推进区级政府大部门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争创国家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和特区内外一体化建设,提升社会发展支撑力和保障水平;争取在医疗、就业、公共文化、住房保障、人才引进、综合救助、社会自治、慈善事业等方面有所突破,并适度扩大户籍人口规模,改善深圳市人口结构。
  • 深圳社会发展报告(2009)
    邱展开 乐正 主编 ; 祖玉琴 乌兰察夫(常务) 葛明 杨立勋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本书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和深圳市民政局共同组织编撰,主要分析2008年深圳社会发展状况和2009年社会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全书由总报告、社会事业篇、社会工作篇、社会组织篇、社区建设篇、城市管理篇、专题篇组成。2008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尽管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深圳市仍然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本书主要从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社区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深圳市社会发展领域的现状和主要特点,并对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在社会事业篇,着重分析深圳市人口、卫生、人才队伍、妇女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在社会工作篇,对深圳市社会工作试点以来的发展状况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对深圳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慈善事业发展、老龄事业发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双拥工作开展、福利彩票发行等与民生紧密联系的领域进行了着重探讨;在社会组织篇,在对深圳市社会组织年度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如何更好地在社会组织中发挥党建作用;在社区建设篇,着力考察了深圳市第五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并针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和小区业主自治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城市管理篇,着重分析深圳城市管理工作、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基础社会秩序重构、深圳市水库水源安全保护等问题。本书还通过专题篇对深圳市民生净福利状况、文明状况、幸福感状况、人文精神进行分析与探索,并针对中小学生午餐午休问题和女劳务工恋爱问题做了专题调研。本书认为,2009年是深圳市经济形势比较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深圳经济发展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出来,出口、消费和就业将面临巨大压力,但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更是将珠三角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定位,要求深圳建成“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为深圳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也将为深圳的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书预测,在新的形势下,深圳市解决民生问题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社会领域的改革将进一步加快;公民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但与此同时,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将不断出现,社会突发事件可能会有所增多。展望2009,本书认为,深圳市需要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为突破口,着力改善民生,落实“服务年”,重点在就业、教育、公共卫生、住房保障、人才引进、社区建设、居住证管理方面有所突破,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以发展促民生,以稳定保发展。
  • 深圳社会发展报告(2008)
    邱展开 乐正 主编 ; 葛明 杨立勋 乌兰察夫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
    本书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和深圳市民政局共同组织编撰,主要分析2008年深圳社会发展状况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全书由总报告、社会事业篇、社会工作篇、社会组织篇、城市管理篇、专题篇组成。本书主要分析了深圳社会发展领域: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城市管理的特点、问题与对策。在社会事业篇,着重分析深圳市卫生、教育、妇女、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展望;在社会工作篇,着重分析了深圳社区建设工作、基层社区治理现状工作发展、慈善事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福利彩票发展和管理机制创新、殡葬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社会组织篇,分析了深圳社会发展现状和特点及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模式;在城市管理篇,着重分析深圳城市管理工作、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大综管经验总结、深圳市环境保护。本书在专题篇还就深圳建立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和政府绩效评估进行分析与探索,并对深圳宝安、龙岗城市化若干问题进行专门分析和总结。本书认为,2008年深圳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深圳社会面临的机遇:一是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掀起了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活动;二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的决定;三是市委制定了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若干意见;四是出台了深圳市近期改革纲要,把社会领域的改革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圳社会发展充满挑战:要面临四大转型及其所衍生的社会发展成本与阵痛:一是面临从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二是面临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转型,三是面临从特区内外二元化向特区内外一体化的转型,四是面临从粗放式经验化管理向科学严格精细长效化管理的转型。本书关于深圳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测与展望认为,2008年,深圳既要正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更要紧紧抓住全市新一轮解放思想、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良好机遇,全面推进社会领域各项改革,率先构建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趋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的社会建设管理体制与机制。第一,展望未来,深圳将为把社会领域的改革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将成为社会改革的重点。第二,展望未来,深圳将会更加重视民生问题,将通过制度创新,让全口径人口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升深圳这座特大移民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与和谐度。
  •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体制调研报告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迅速,2009年12月底达3760家,已初步形成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多年来,深圳市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了行业协会民间化、部分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等重要体制创新,取得丰硕成果。2010年1月,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申报的“深圳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深圳市社会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结构有待优化,发展模式有待拓展,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各界对社会组织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新型的政社关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
  • 序言 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城市
    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发展的重要命题,深圳作为一个由经济特区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体制创新、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先行先试一直是深圳肩负的时代重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构筑现代产业结构成为深圳最引人注目的领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