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王晓冰
机构:腾讯社会研究中心
个人简介:

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总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曾任财新传媒副主编,推动《腾讯传》、《粤港澳大湾区》的出版;关注互联网及其群体、互联网与文创等系列研究。

  • 中老年社会心态与互联网生活
    王晓冰 何祎金 朱迪 高文珺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来看,中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都是一个复杂却又重要的议题,尤其是对一个正在向人口老龄化迈进的国家而言。现代社会和互联网的发展,不能忽视这一群体的存在,不能使他们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孤岛。本书以社会心态为切入点,采用行动愿景的分析视角,绘制了一幅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的图景,揭示了中老年人的互联网融入状况、融入信息化时代所面临的困境和机遇,以及他们在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心态特点,进而提出推动中老年融入信息化时代、塑造中老年积极社会心态的建议。
  • 2016年中国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使用报告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当今社会,社交网络的广泛使用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互动和社会生活。从此视角出发,基于社交网络使用的代际鸿沟,本报告描述和分析了不同代际用户在日常生活的不同领域使用社交网络的状况。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腾讯互联网和社会研究中心合作进行的网络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可总结为“社交网络的两重性特征”。一方面,社交网络具有工具性,是联络交流的工具,是带来便利和乐趣、履行家庭责任的工具;另一方面,社交网络又具有实践性,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互动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当然,社交网络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和焦虑。研究发现对于互联网研究和社会学研究方法有一定启示,对于社会治理和改善民生保障也有政策意义。
    关键词:
  • 中老年信息化融入的研究意义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不可否认,互联网已经渗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出行、购物、就医、缴费、投资理财……都可以上网完成;商场血拼、饭店就餐、菜场买菜、路边买烤红薯,都可以用手机支付。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快捷和便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带来了诸多过去难以想象的便利。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红利。不仅存在尚未接入互联网的群体,亦有一部分人虽然接入了互联网,却因为疑虑和担忧,行动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一问题在中老年互联网使用者那里尤为突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其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占10.5%。那么作为网民中的少数群体,中老年人在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社会中,是同样乐在其中,还是迷茫无助?信息化是否给中老年人带来了生活方式的转变?信息化对中老年人的社会心态是否有深层影响?中老年人在信息化时代的心理需要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其互联网使用行为是否有关联?本研究将围绕这些问题,以社会心态为切入点,从行动愿景视角出发,绘制一幅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的画像,揭示中老年互联网融入状况、融入信息化时代所面临的困境、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心态特点,从而提出推动中老年融入信息化时代、塑造积极社会心态的建议。
    关键词:
  • 中老年社会心态与互联网生活分析框架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本章对中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理解和考察提出了一个建设性的分析框架,即以网络生活的行动愿景来理解老年人存在复杂化和差异化的网络行为。对行为和行动的分析是社会学的经典命题。实证主义取向的研究会将注意力放在可以观测的行为上,而阐释学传统的方法则侧重解读行为背后及由此衍生的意义。事实上,在许多关于老年人网络生活的调查报告中,社会经济地位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老年人上网的两个基本变量。它们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我们也质疑对“上网”的测量,虽然可以解释许多宏观现象,但是是否也存在过于简单化的理解。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上网”虽然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可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关和闭合的过程,背后指涉了丰富的行为和后果。这种复杂化的行为,可能会对前述的两个基本变量提出疑问。以网络生活的行动愿景为核心,构建分析框架,尝试克服前者遇到的解释困境。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考察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的理论基础。经典的理性选择理论虽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它需要面对感性因素的挑战。作为补充性理论,有限理性理论虽然可以概括老年人网络行为差异化的特征,但是这种经济学理论对社会生活研究的适用性依然存在疑问。为此我们提出了行动愿景的概念,认为老年人对互联网的使用,各种行动和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是一个生活与互联网交织在一起的意义世界。第二部分从网络素养出发,提出以结合了技术与生活两个维度的信息能力,对中老年人的数字技能进行客观的判断和评价。在信息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生活的行动愿景来阐释和理解中老年人对于使用互联网这一行为所赋予的意义和社会心态特点,并对中老年人网络使用的类型学特点进行了区分,最终提出本研究的整体分析框架。
    关键词:
  • 中老年社会心态与互联网生活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对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的考察,根据研究目的和取向的不同,在方法的选择、数据的呈现和阐释上也存在差异。在前述讨论的研究机构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因为涉及对一个较大代际群体的考察,所以调查报告的内容以经验性的数据描述为主。在方法上,也采用社会科学常见的抽样调查法,以一定样本量的研究来推论总体的状况。以皮尤发布的调查报告为例,使用电话访问的方式, 对一千多位成年人进行 网络使用状况的调查。从网络硬件的拥有和使用情况到社交媒体的使 用, 这类调查在数量上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较为直观的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状况描述。
    关键词:
  • 我国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现状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2016年和2017年两次线下调查的数据和来自TBI腾讯浏览指数和喜马拉雅FM互联网音频用户数据的大数据,选取了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中的典型现象进行分析,包括互联网接入、互联网相关硬件与功能使用、互联网购物、互联网支付、互联网 与中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以及网络文章阅读偏好等。
    关键词:
  • 中老年信息化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积极社会心态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如前所述,社会需要是社会心态的动力基础,也是本研究行动愿景分析框架的重要组成。本部分将主要根据焦点小组访谈和2017年问卷调查的数据,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老年人的美好生活需要进行分析。参与焦点组访谈的101位中老年人,来自哈尔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城市和农村,年龄最小的50岁,最大的78岁。他们有的独居,有的和子女同住;有的子女在本地,有的子女在外地或国外。他们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工人、高校教师、中小学老师、医护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药剂师、警察、销售人员、保安、农民、乡村干部……他们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有的参过军,有的支援过三线建设,有的演过话剧……这些中老年人的共同点是,在互联网时代,他们都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互联网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互联网融入和自我与生活意义的互构,他们中有人发出“落伍”之感叹,有人则乐在其中、奏响了生活新乐章。随着家庭模式的变化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老年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再局限于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基本需要,开始追求更多样化、更高层次的需要满足。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中老年人接入互联网的门槛降低,极大程度扩展了他们的社交圈、活动圈和生活圈,社交模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其美好生活需要也相应表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
  • 中老年网络素养测量与分析:信息能力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本书以行动愿景的分析框架考察中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在这一框架中:首先要从社会需要出发,分析中老年人的需要和互联网融入之间的关系。其次,从网络素养出发,以结合了生活和技术两个维度的信息能力,对老年人的数字技能或者信息素养进行客观的判断和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上网行为进行分析,进而以行动愿景阐释中老年人对使用互联网这一行为所赋予的意义。本章将重点探讨网络素养的构成和测量。本章的分析主要采用2017年的调查数据。
    关键词:
  • 我国中老年行动愿景的测量与分析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本书认为,以网络素养为基础,中老年人对互联网的使用,各种行动和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是一个生活与互联网交织在一起的意义世界,对这一意义世界的理解途径之一是行动愿景。行动愿景包括了中老年人对互联网和生活世界的认知和想象。此部分将根据2017年调查数据,分析中老年人行动愿景的特点。
    关键词:
  • 行动愿景框架下中老年互联网行为分析实例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中老年人在互联网的诸多功能使用方面进步明显,但是在网络安全方面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本部分将根据2017年调查数据的结果,从中老年人对互联网虚假信息的认知和受骗经历着手,分析中老年人受骗上当的原因,并构建预测模型。
    关键词:
  • 中老年互联网行动愿景的定性分析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本章主要论述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的行动愿景及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对互联网的使用进行一个总体画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固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行动愿景,即中老年人对待互联网的态度、认知与理解,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更具有解释力。根据第二章的理论框架,本章也将从互联网的行动愿景和信息能力两个维度,来理解中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对中老年人的行动主体类型进行划分,即具有完全自主性或者不完全自主性。最后,本章会讨论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行动愿景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中老年人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因素以及中老年人的心理机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