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6年中国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使用报告

作者:
朱迪 田丰 王晓冰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5797字
所属图书:
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今社会,社交网络的广泛使用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互动和社会生活。从此视角出发,基于社交网络使用的代际鸿沟,本报告描述和分析了不同代际用户在日常生活的不同领域使用社交网络的状况。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腾讯互联网和社会研究中心合作进行的网络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可总结为“社交网络的两重性特征”。一方面,社交网络具有工具性,是联络交流的工具,是带来便利和乐趣、履行家庭责任的工具;另一方面,社交网络又具有实践性,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互动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当然,社交网络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和焦虑。研究发现对于互联网研究和社会学研究方法有一定启示,对于社会治理和改善民生保障也有政策意义。

关键词:

社交网络社会互动代际鸿沟社交网络的两重性

作者简介:

朱迪: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消费与文化社会学研究室主任(主持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消费社会学、青年与青少年、社会分层、新业态与新经济以及互联网与社会。主要研究成果:《“宏观结构”的隐身与重塑:一个消费分析框架》(论文)、《市场竞争、集体消费与环境质量——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混合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研究策略及应用——以消费模式研究为例》(论文)、《新中产与新消费——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阶层结构转型与生活方式变迁》(专著)、《骑手的世界:对新职业群体的社会调查》(合著)、《品味与物质欲望:当代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专著)。

田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主任,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研究领域包括人口与家庭、 社会结构和职业、 青年和互联网、 流动人口和经济社会地位。

王晓冰: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总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曾任财新传媒副主编,推动《腾讯传》、《粤港澳大湾区》的出版;关注互联网及其群体、互联网与文创等系列研究。

文章目录
·不同代际人群使用社交网络的基本情况
老年人网络社交生活概况
  • (一)网络社交工具成为老年人与子女沟通的主要渠道,并促进了面对面的互动
  • (二)老年网民有很高的获取新闻信息的欲求,但查找能力弱,更缺乏鉴别真假信息的能力
  • (三)老年人对网购不再陌生,但对网络安全和购物质量颇有顾虑
中年人社交网络生活概况
  • (一)中年人使用社交网络的工具性较强,与友人的交往能够舒缓日常压力
  • (二)微信成为中年人与同事交往的重要工具
  • (三)中年人的老友记主要集中于“缺场社交”,社交的主旨在于兴趣相投和工作交流
年轻人社交网络生活概况
  • (一)朋友圈中的娱乐性交往,偏好红包、表情包
  • (二)社交网络为年轻人提供了多元文化的平台
  • (三)微信公众号写手、电子游戏玩家等成为青年网民的职业偏好,个人兴趣是择业的理由
  • (四)社交网络成为年轻人喜好的谋职渠道
  • (五)通过微信朋友圈的熟人网络购物和销售成为时尚的生意经
  • (六)年青一代认为社交网络有助于构建人际关系,甚至增加婚恋机会
  • (七)学历越高,认为社交网络带来知识增加的比例越低
·主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