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状况分析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基于“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基础数据,通过构建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重点从土地利用强度、经济社会发展消耗建设用地状况、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状况等三个方面对“十二五”时期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客观揭示了2015年度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水平、动态变化趋势及其综合状况的区域格局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十二五”时期,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向好,城市建设用地在总量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用地结构持续优化,用地效益不断提升,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程度日趋好转,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消耗得到持续下降。(2)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显著相关,总体呈现“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东北部”的区域分布格局;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建设用地内涵集约化发展与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投入产出能力双提升的态势明显,区域差别化土地集约利用管控政策效应日益显现。(3)“十二五”时期,全国城市建设用地人口承载水平和投入产出效益比有所下降,人口、经济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略偏大,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强化节地因素在规划编制及实施管控中的应有作用,通过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差别化土地政策、不断健全土地市场体系、加大节地挖潜激励约束制度创新、强化节地评价考核等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