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廖慧卿
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博士(中山大学/社会保障),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残障者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残障者社会工作。
    暂无内容
  • 广州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现状与挑战
    出版时间: 2017年08月
    本文通过介绍广州残疾人基本情况和残疾人就业服务现状,综合分析广州残疾人就业服务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服务的供给状况;指出了就业服务覆盖面不够广、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不足、专业化服务人员欠缺以及工作场所支持缺乏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孵化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及引导其规范化建设,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并提供各种形式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重点普及就业培训及就业康复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 广州残疾人康复服务现状与政策分析
    出版时间: 2019年06月
    本文通过介绍广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现状,综合分析广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社会政策对康复服务的支持状况,展现了近年来广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和政策的特征和发展情况,指出近年来广州市康复服务有了显著进步,相关社会政策呈扩展之势。同时,本文也进一步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广州市残疾人康复领域依然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缺乏残疾人专项经费投入、残疾人康复政策知晓度不高、残疾人康复站受益面有待扩大、残疾人专业康复师队伍人才紧缺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政策的建议,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多渠道增加残疾人康复经费投入,加强残疾人康复政策宣传,加强建设社区康复站,实现康复服务全覆盖,提高政策知晓率等对策。
    关键词:
  • 广州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变迁与发展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因社会、文化、个人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的社会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近30年来,广州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不断推进与发展,其政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1989~2007年)、“两个体系”建立阶段(2008~2015年)和“两个体系”完善阶段(2016年至今)。其间,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得到大幅度完善,相应的社会福利内容进一步丰富,受益对象从特殊困难残障群体向普通残障群体扩面,广州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与此同时,广州在残障社会福利方面依然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津贴水平较低、社会歧视、特殊教育资源不均、就业范围狭隘、无障碍设施供应不足和管理不规范等。本文通过对相关政策回顾与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回应上述问题,从而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
    关键词:
  • 广州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政策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广州市自1994年正式推行随班就读政策至今,在政策受众层面、政策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对广州市随班就读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实施情况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存在配套政策缺乏系统性、监督支持欠重视、经费资源投入不合理以及师资保障力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随班就读政策体系,提升残障儿童的教育福祉,本文着眼于“融合教育”的教育政策理念,从政策配套、监督机制、资金分配和师资保障四方面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
  • 广州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政策现状与政策建议(2003~2013)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伴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迁,高龄老人数量的增加导致失能人口总量的增加,进而将刺激广州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增长。文章分析、总结了当前广州长期照护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政府投入不足、市场化和大型机构化的趋势都将威胁未来长期照护服务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家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当从“健康养老”和“活跃养老”两方面着眼,加大政府责任,增进政社合作,发展一个可持续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关键词:
  • 寻找公平与效率的支点:广州市残疾人就业社会政策评析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文献资料和经验研究的数据显示,广州市残疾人就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总体就业率相对较低、就业歧视仍旧严重、就业不稳定、就业层次较低和保护性就业发展举步维艰。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残疾人就业社会政策体系,还是省市层面的执行细则、措施和社会服务,在分散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三种就业形式和服务系统,都存在不足和弊端。总体而言,整个政策体系的福利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后面隐藏的是一套从残障人士个体因素去理解残障的哲学理念。广州市应当先行一步,扭转政策理念,对整个政策体系进行整合,承担更多的政府责任。
    关键词:
  • 2000~2018年广州残疾人托养服务现状及政策支持研究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随着社会与家庭结构发生变迁、残疾人数量日益增长,广州市失能、半失能残疾人,特别是中重度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人对托养服务的需求激增。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市虽是全国最早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城市之一,但残疾人托养服务依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总体上托养服务供给不足、受益人数少,区域资源分布不均,社区托养服务不发达,居家托养处于初级阶段,能提供托养服务的社会组织数量少、服务专业程度较低、资金短缺等。这一系列问题后面隐藏的是一套有待完善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政策框架。文章运用社会政策福利多元的分析框架对相关政策从受益对象、给付方式、资金来源和服务输送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托养服务资金投入不足、区域资源分配不均、缺乏服务人员行业标准和资格认证等问题。最后,提出要大力发展社区照护服务和居家照护服务、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完善照顾者体系等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残疾人长期照护(托养)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 “十三五”期间广州残障者就业状况与政策发展研究
    出版时间: 2021年08月
    “十三五”期间广州残障人士就业状况获得较大改观,就业促进政策也有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为就业模式多元化,就业服务覆盖面扩大,就业支持更充分等。通过对广州残障就业状况的深入分析,笔者发现广州残障就业仍存在整体就业参与比例较低、就业服务获得率较低、就业质量欠理想、挂靠现象依然存在等问题。此外广州残障就业政策发展仍存在挑战:按比例就业的激励措施和岗位支持不足,支持性就业服务覆盖面和受益群体较为局限,辅助性就业支持和人员配比有待完善,个体就业创业渠道和支持形式较少,就业辅导员队伍有待进一步发展,就业培训系统性与岗位衔接不足,就业导向型的社会企业缺乏政策支持等。结合残障事业“十四五”发展新要求,建议加大按比例就业的激励措施,发挥社会组织力量大力发展支持性就业,支持新型集中就业形式的探索,强化辅助性就业功能,多元促进个体就业创业,加强就业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及促进个性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发展。
    关键词:
  • 广州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十四五”残疾人保障与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广州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随着残障事业的发展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广州逐渐摸索出覆盖物质环境、信息交流和服务的建设内容,残工委统筹各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多维度的评估体系和坚实有力的监管制度。广州的物质环境无障碍建设覆盖面广、信息环境无障碍建设紧跟时代发展、无障碍服务不断深入探索、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为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广州经验。然而,广州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还存在法治水平有待提高、无障碍覆盖尚不充分、常态长效监管机制有待形成、多元主体联动协同有待改善、无障碍观念还需广泛普及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应当加快无障碍顶层设计、提升无障碍执行效力、落实无障碍治理机制、培育无障碍文化理念等建议,以实现无障碍环境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 珠三角地区残疾人就业发展报告(2022)
    出版时间: 2023年05月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政策体系,创新就业形式和服务,以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并取得一系列成绩:珠三角地区残疾人就业参与率有所提高、支持性就业和辅助性就业获得突破性发展、支持对象拓展至残障家庭、公共部门率先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有所突破等。但珠三角地区残疾人就业依然面临一定的挑战与困难:心智障碍者就业难、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服务不到位、缺乏工作场所内支持服务等。最后提出了促进珠三角地区残疾人就业的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强社会宣传和雇主教育、为残疾人特别是心智障碍者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包括就业导向性社会企业在内的就业形式创新、推行职业重建服务、发展职务再设计服务、提供全就业过程的支持服务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