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韩志明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个人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青年理事,中国青年政治学会理事,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主要研究领域是国家治理、城市治理和社区治理。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先后出版专著或编著等8部,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4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杂志全文转载。

  • 上海浦东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1)
    陈宝忠 郑耀抚 韩志明 主编 出版时间: 2021年05月
    开发开放30年来,浦东新区在社会治理领域先行先试,持续探索创新,先后经历了“社会合作”、“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三个发展阶段。30年来,浦东新区在强化党建引领、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激发基层自治活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培育社会组织、加大社工人才建设、推进法治制度建设、科技赋能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形成了大量值得推广复制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标杆,打造了超大规模城市社会治理的“浦东模式”,讲述了浦东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精彩故事。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浦东新区落实部署和创新疫情防控举措,采取果断有力的行动,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党建统领、以人为本、系统谋划和科技赋能,以基层党组织为战斗堡垒,将党的组织力迅速转化为引领基层治理的凝聚力、战斗力,实现了对疫情的精准防控和有效治理。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浦东新区将疫情防控期间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为常态化机制。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把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作为日常性工作,推动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单兵作战向联防联控转变、人海战术向智能化转变,探索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浦东路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在党建引领方面,浦东新区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以党的领导力、号召力和组织力保障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浦东新区以楼组党建为抓手实行疫情防控楼组包干责任制,守住“楼组门、自家门和邻里门”,组织设置模式、社会动员方式、治理技术手段、队伍治理能力等领域的创新,有效切断疫情在社区的蔓延。为了适应新时代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浦东新区积极探索建设功能型党组织,根据区域范围内特定工作开展的需要,将特定范围覆盖的若干党员集合起来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实现了党组织的有效延伸与覆盖,强化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及组织优势,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整合资源构建了社区治理多级网络。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浦东新区积极推进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化和专业化基层信息化治理格局。浦东新区通过牵头组建攻坚专班、整理管理事项清单、归集数据清单、简化操作技术界面、应用前沿智能技术,制定了专门数据规则和再造了业务管理流程;通过打造村居“智治通”平台,实现了治理需求的技术化识别、社会事实的数据化连接、村居资源的计算化配置和多元主体的数据化整合;通过建设村联勤联动微平台和治理场景的营造,推动了居村的标准化、智能化和社会化治理,优化了居村治理中的自治、协同和联动机制;通过浦东新区风险管控与应急管理大数据体系等网络安全基础建设,厘清了各网络安全机构的职责定位和分工,建立了有效的组织架构,打造了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闭环。在社会治理方面,浦东新区围绕2020年疫情防控,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化水平。通过夯实居民区“三会”制度,提升了基层干部的“三会”制度运用能力,强化了居民区“三会”实训室的建设工作,有力推动了“三会”制度的深化落实,促进了社区治理能力和老百姓满意度双提升。通过社区物业管理创新实践的开展,形成了做实党组织引领、做强社会组织调处、做深市场组织整合等“三组联动”的创新亮点,提升了物业管理的三治融合水平。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应急治理短板,浦东新区从治理理念、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应急标准、管理方式等方面多举措推进浦东新区应急治理体系优化。通过打造人口服务管理严格管控和精准服务双并重的治理模式,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常态化、智能化。在队伍建设方面,浦东新区持续推进人才资源储备与队伍建设这一基础性工作。通过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增强了基层社工队伍能力,提升了社工队伍服务水平,优化了社工队伍,推动了社工队伍发展,为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人力保障。通过选拔培养有专长的“社区达人”,创新社区达人带动自治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有效解决了当前各社区面临的公共问题,培养了若干富有实践经验、能够应对各种社区治理问题和挑战的基层队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人才队伍建设为浦东新区进入新发展阶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了基础。
  • 上海浦东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2)
    郑耀抚 韩志明 张武君 主编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中的先行者,浦东新区自1990年开发开放之初就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在城市信息化、智慧化和智能化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获批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数字化管理示范城区和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关键时刻,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在安全管控、服务供给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发开放以来,浦东新区智慧社区经历了起步阶段、建设阶段和整合提升阶段,基本做法包括构建标准化制度化管理体系、持续优化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上下畅通的数据资源库、构建开放式的智慧社区平台和不断开拓智能应用系统场景等,切实减轻了社区干部负担,激发了社区治理活力,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打造出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浦东模式。在数据驱动智慧治理方面,浦东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坚持用“城市大脑”推动“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的“两网”建设,推动城市治理“组织成体系、发现智能化、处置高效化、管理可闭环”。其中,比较典型的做法包括:应用信息技术推动城市垃圾智能化分类监管;重塑城市执法流程;全面打造智能化界面管理秩序;将数字化技术深度延伸到社区,针对长期以来社区普遍存在“飞线乱充”难题,应用智能监管技术打造全过程治理链条;通过科技助力外卖骑手交通违章治理,开发应用骑手交通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外卖骑手交通安全的智慧化管理。在数据赋能公共服务方面,浦东始终坚持用数据赋能“家门口”服务,不断推动“家门口”服务站的智能化建设,实现一站式服务与联勤联动相结合、标注化规范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智慧治理与精细治理相结合。针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群租房问题,浦东坚持应用数字化技术“堵”“疏”结合,应用各种智能监控和警报技术,推动了群租房的智能化监管。在全面推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浦东还坚持将数字技术应用到社会保障领域,充分发挥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集成计算优势,打造出精准救助平台,初步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社会救助模式转变。在化解城市停车难问题上,浦东也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停车综合治理实践,实现了车位与车辆的实时匹配,初步化解了城市停车资源“孤岛”问题,提升了城市空间复合价值。在技术优化基层治理方面,浦东针对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棘手难题,始终坚持用数字化技术化繁为简,用小创新撬动大治理。针对社区治理效果评价难的问题,浦东打造了一套综合性社区治理体系,精准测量社区治理水平。针对加装电梯中共识难以达成的问题,浦东积极开展针对加装电梯的协商民主创新,不仅解决了老旧小区“悬空老人”问题,还为解决其他城市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经验借鉴。而对于长期以来的治理碎片化问题,浦东也给出了技术驱动整体性治理的简约方案。高行镇通过12345热线,探索出“六诊工作法”,实现了“一切围着难题办”和“一切围着群众转”的现代化治理。北蔡镇综合应用各种智慧技术,推出了“智能码”治理平台,实现了基层治理的“一码通用”。
  • 上海浦东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3)
    韩志明 庄新军 张武君 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01月
    在30余年的辉煌发展历程中,浦东新区在产城融合方面先行先试、深入探索,先后经历了产城割裂、产城混合以及产城融合三个发展阶段。作为首个国家级新区,浦东自建设初期就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着力实现产业的快速集聚和规模扩张。依靠政策的战略性规划和科学指引,浦东新区秉承产城共荣与协同发展的理念,推行了产业发展与社会服务互相融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互相统筹、价值引领与技术补充互相联动的全方位改革举措,促进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城市各个子系统的统筹平衡,初步构建了多元主体融合共治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格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形成了大量值得推广复制的经验,成为产城融合领域的重要标杆。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浦东各方面工作都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区域发展呈现新面貌。特色产业园区接连涌现,现代化国际社区日益完善,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党建引领价值更加凸显,基层治理动能不断激活,“复合共治”模式逐步成形,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实现有机互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作为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浦东跑出了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满足了浦东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探索出一条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治理新道路。浦东的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在产业集聚引领方面,浦东多措并举引导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端产业规模倍增。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浦东在产业引领的基础上,致力于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生态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在增进开放合作方面,浦东成立了央地融合区域化党建联盟,全面促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面的对话交流,实现了阵地、空间的延展融合。在融合共治方面,浦东着力提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产城融合共治新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浦东新区正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动能转换,赋能经济发展,提升治理绩效,力求成为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
  • 问责转向的进与退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自2003年开始至今,问责经历了十余年的持续发展。以十八大为节点,十八大之后的问责有了多维的转向,具体包括问责事件锐减、巡视组出场、八项规定问责和反腐败等。这些通过学习和适应、吸纳和整合、优化和升级、关门和封闭等机制得以实现,其中网络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八大之前的问责是以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包含了大量的民主元素,问责成果较为零碎。十八大之后的问责成果显著,采用的则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体制内的控权技术。问责的发展关键还是要解决“谁来问责”的问题。民主问责必须积极推进参与式问责。
    关键词:
  • 1990~2020年卓越治理30年:浦东新区社会治理的历史与未来
    出版时间: 2021年05月
    自1990年实行开发开放以来,浦东在社会治理领域先行先试,持续探索创新,先后经历了“社会合作”、“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三个发展阶段。30年来,浦东在强化党建引领、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激发基层自治活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培育社会组织、加强社工人才建设、推进法治制度建设、科技赋能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形成了大量值得推广复制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标杆。但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和挑战,浦东的社会治理还需要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发展,推动治理资源下沉下放,加快补足治理人才的短板,坚持塑造睦邻友好关系,优化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拓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精心打造超大规模城市社会治理的浦东模式,讲好浦东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精彩故事。
    关键词:
  • 1990~2021年技术引领创新: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智慧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党中央赋予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核心议题之一。开发开放以来,浦东新区一直坚持党建引领治理和技术引领创新,先后经历信息化起步、网格化建设、智慧社区试点和整合提升四个阶段。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的框架和内容已经基本形成,在标准化、制度化、智能化、平台化、场景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强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等方面产生了切实成效,引领上海其他区及全国其他城市的智慧社区建设。随着信息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深入应用,智慧社区建设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未来浦东新区依然需要持续发力,推动智慧社区提质增效。
    关键词:
  • 融合共治:浦东产城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出版时间: 2023年01月
    产城融合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高阶阶段,也是实现城市治理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产城融合是贯穿浦东开发开放历史的重要主线,大致经历了产城割裂、产城混合和产城融合三个历史阶段,规定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方向及其内容。围绕产城融合的主线,浦东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人才制度体系、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服务质量、宜居环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发展和数字治理赋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浦东在产城融合共治进程中还面临着顶层设计、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要素、人才服务体系、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文化服务、基层治理、人文关怀等诸多层面的短板与挑战。需要进一步高位统筹产城融合的顶层设计,适时推进城市空间规划的系统改革,整体平衡产城融合中的矛盾性诉求,建构适配产城融合共治的管理机制,强化产城融合配套资源的高效供给,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持续提质增效,大力改善优化城乡居民的宜居环境,塑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夯实产城融合共治的数字治理系统,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
  • 统分协同行大道:浦东城乡社区善治的十大经验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在城乡社会治理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过去的三十余年中,浦东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社区治理的变革和创新,探索具有超大城区特色的社区治理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这些经验主要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坚持推动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探索赋能基层的路径,持续优化社区治理体系;推进分类施策,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社区智慧治理水平;优化人才服务,强化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提升基层服务的能力;推动居民有序参与,营造基层自治良好氛围;聚合多元主体,打造协商共治的网络体系;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构建全龄友好型社区;坚持“平战结合”,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浦东打造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还需要继续坚持优化社区治理的良好经验,推动基层治理的系统性创新和整体性优化,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