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黄国英
机构: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
个人简介: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助理教授。
  •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8~2019
    谢宇张晓波涂平 黄国英 任强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本书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的实证性研究报告,分为综述报告、专题研究、方法介绍三部分,依托CFPS 2010、CFPS 2012、CFPS 2014、CFPS 2016的数据,分析探讨了包括人口迁移、收入与消费、婚姻与性别等在内的当前中国社会重点关注的民生议题。其中,专题研究部分围绕少儿发展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方法介绍部分则对CFPS的样本追踪及观察数据进行了阐释。本书通过丰富的实证研究,致力于用数据描述中国社会变迁的概貌、面向社会推广CFPS数据,为更多学者的研究带来启发和帮助。
  •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收入分配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描述2016年中国家庭纯收入和人均家庭纯收入的水平和构成,同时基于CFPS 2014,与2014年中国家庭纯收入和人均家庭纯收入的水平进行比较。我们将家庭收入按其来源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是指家庭成员从事农业或非农受雇工作挣取的工资(税后)、奖金和实物形式的福利。经营性收入是指家庭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经营扣除成本后的净收入(包括自产自销部分),以及从事个体经营和开办私营企业获得的净利润。转移性收入是指家庭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如养老金、补助、救济金)和补偿金(征地补偿金、住房拆迁补偿金)以及社会捐助(包括现金和实物)获取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通过投资及出租土地、房屋、生产资料(如机械设备、运输工具、耐用品、牲畜)等获得的收入。其他收入是指通过亲友的经济支持或赠予等其他途径获取的收入。首先,我们对收入数据的清理过程进行说明。2014年和2016年的CFPS在个人问卷和家庭问卷中都调查了工资性收入,即通过个人问卷收集了每个从事受雇工作的受访者的工资性收入,同时由家庭问卷的填答者报告家庭总收入。由于大量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有家庭成员外出务工,部分家庭问卷的填答者不一定了解外出务工家庭成员的确切收入,只能依据寄回家的工资性收入进行估计,因此通过家庭问卷调查所得的家庭工资性收入可能偏低。为了避免家庭收入被低估,在数据清理过程中,我们以家庭问卷报告的工资性收入为基础,如果遇到缺失值、0值或农村家户个人问卷加总的工资性收入高于家庭问卷报告的收入的情况,则用个人问卷工资性收入的加总值来插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子问卷跳转的问题,CFPS 2016个人问卷中主要工作的工资性收入出现了大量缺失值,我们在插补这些缺失值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和插补的个人工资性收入计算每个家庭中个人工资性收入的加总值。个人问卷中主要工作工资性收入的插补方法参见章后附录。
    关键词:
  •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少儿的身体发展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在生命历程理论的框架中,少儿时期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少儿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社区等多重环境中的早期成长经历,对成年后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地位、收入、健康等都存在着显著且深远的影响(Ben-Shlomo & Kuh,2002;Halfon & Hochstein,2002;Mayer,2009)。其中,作为少儿健康福祉的重要基础,少儿的身体发展更是公共卫生、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干预等领域的焦点议题。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专注以生命历程为视角,从个体、家庭和社区三个层次,收集民生、福利的相关信息。少儿的身体发展,既是CFPS数据收集的核心模块,也是研究其他民生状况的基础健康数据。在往年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中,我们已经对少儿的身体发展做了普及性的介绍:在《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中,以2011年CFPS样本维护调查数据为基础,从青少年的身体与智力发育、健康与医疗状况、家庭中的生活照料与亲子互动三个方面,对全国1~18岁儿童青少年的发展状况做了一个时点上的描述和分析;在《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3》中,以2012年收集的0~15岁全国少儿数据为基础,对少儿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认知发展和行为发展、教育发展三个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章将以少儿的身高和体重为切入点,结合CFPS 2010~2016年四轮调查数据,勾勒和描述中国少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并对其在人口、社会、经济上的差异进行探索,为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提供攻玉之石。
    关键词:
  • CFPS方言编码报告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中国有着纷繁复杂的汉语方言种类。语言学家将中国的汉语方言分为十个大的类别,称之为大区。同时,汉语各方言大区内部又分为许多次方言,称为方言片,方言片内部又可以有第三、第四层次的划分,分别称为方言小片、方言点。作为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综合调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下文简称CFPS)样本覆盖的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不含港澳台地区)的95%(谢宇、胡婧炜、张春泥,2014),涵盖了全国大部分方言区和方言类型。CFPS在调查中,收集了受访者所使用的方言类型。为了便于用户使用CFPS中的方言变量,本章提供了基于汉语方言分类谱系构建的方言类型的标准编码。CFPS样本中,有方言编码信息的样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10岁以上在个人问卷中自答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语言”为“本地话”的受访者;其二,是在与访员交谈过程中使用方言的受访者。由于CFPS的样本框覆盖全国95%的人口,其方言多种多样,而且CFPS调查采用的是当地访员,为了让受访者更好地理解调查问题,访问过程中,访员与受访者的交谈更可能采用当地方言进行。在问卷的“访员观察部分”,访员会记录下受访者使用的语言及具体方言类型。以上采集到的通过文字描述的方言信息,CFPS已经提供了第一版方言编码方案:以方言学界实际上的学科标准《中国语言地图集》为编码标准,并根据Lavely和Lex(2012)按照1990年中国人口普查的县级市编码(GB 2260-88)进行整理的方言分布信息,赋予受访者自答的方言类型或所在区县的方言类型编码。编码过程详见CFPS技术报告《CFPS-28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方言编码》(武玲蔚、张文佳,2014)。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