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邱维伟
机构: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
个人简介: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社会福利。

  • 2022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徐志军 李四平 主编 ; 唐军 邱维伟 执行主编 ; 陈锋 李君甫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书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21~2022年度的研究成果,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总报告、特稿、民生福祉篇、社会治理篇、地方社会建设篇。报告依据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以及课题组成员的调研和观察,分析了2021年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北京社会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2021年,北京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疫情散发的特殊情况下,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出色完成了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保障工作,圆满筹办北京冬奥会,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副中心建设提质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民生保障稳中有进,“七有”“五性”力度加大,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社会治理现代化初见成效,“接诉即办”改革迈上了新征程,垃圾分类治理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北京市仍面临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系存在短板、城市治理的科技参与较弱等挑战,未来需要继续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利用智能科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2023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徐志军 李四平 主编 ; 唐军 邱维伟 执行主编 ; 陈锋 李君甫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本书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22~2023年度的研究成果,分为六个部分,包括总报告、特稿、民生福祉篇、社会治理篇、社会结构篇和城市更新篇。报告依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资料和课题组成员的调研和观察,分析了2022年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北京社会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2022年,北京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推动社会民生改善,持续推进“七有”“五性”,公共服务不断提质增量。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数字平台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志愿服务彰显城市发展活力。北京社会建设也仍存在一些挑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未来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市民公共诉求,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首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2021~2022年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稳步推进残疾人福利保障工作,是北京市率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梳理了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和重要政策,总结了近年来北京推进残疾人福利事业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在残疾人福利保障协同联动、公办机构兜底保障能力、保障政策有待创新、“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加强残疾人福利保障总体统筹、加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保障力度、提高残疾人群体收入水平、加快相关产业发展、强化设施机构兜底保障能力、提升社会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 2021~2022年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本报告从完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推进养老机构设施规范化建设、强化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保障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北京市尚存在养老机构床位布局不均衡、养老服务的公共投入相对不足、机构收费标准与老年人收入不匹配、社区养老驿站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据此,本报告从优化养老资源布局补齐设施短板、解决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问题、加大养老服务公共投入力度、推动社区养老驿站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 北京市与境外发达城市社会建设比较研究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社会建设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围绕社会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社会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加快推动新时代北京市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分析社会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入手,深入比较研究北京市与欧美等国家的发达城市社会建设各项指标数据,聚焦差距和不足,总结经验启示,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抓手工具、加强发生保障、培育社会主体以及加强基础保障等加强北京市社会建设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