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李四平
机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
个人简介:博士,研究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大学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
  • 2019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侯新毅 唐军 执行主编 ; 李万钧 李四平 主编 ; 李君甫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本报告是北京工业大学、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北京市民政局“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19年研究成果。该成果对北京社会建设进行了年度性的总结,对未来社会建设重点面向进行了展望。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总报告、特稿、社会结构篇、社会服务篇、社会治理篇和地方社会建设篇。报告主要利用北京市政府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和资料,结合课题组的调研,总结了2018年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绩,剖析了北京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就推进北京社会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2018年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是北京进一步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强和创新城乡社会治理的重要一年。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与北京市民政局合署办公,为新时代北京社会建设创造了新的条件,提供了新的动力。2018年,北京社会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经济实力稳步提升,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入推进,社会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共建共治共享成效显著。通过深入贯彻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夯实基层,北京基层社会治理更加规范,城市副中心社会治理有序推进,“回天地区”社会治理成效显著;社会服务体系趋于完善,基层居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北京仍将持续探索推进现代化超大城市社会建设的有效举措,为实现社会结构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及社会服务现代化的目标继续努力。
  • 2018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宋贵伦 李四平 主编 ; 唐志华 唐军 执行主编 ; 李君甫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本书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17~2018年度的研究成果,分为六部分,包括总报告、特稿、公共服务篇、社会治理篇、社会结构篇、地方社会建设篇。报告充分利用了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以及课题组成员调研和观察,分析了2017年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北京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并对北京社会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2017年是北京进一步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北京副中心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北京市委社会工委成立10年,北京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北京社会建设模式进一步成形。北京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社会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增长的势头有所扭转;教育的普惠性、公平性进一步提升;医疗改革顺利推进,基层医疗服务快速发展;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城市精细化治理;推进社区共治,更好地服务基层居民;区域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共享发展不断利好。北京社会建设还需要从以下方面推进,第一,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第二,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实效;第三,调整收入分配,优化社会结构。
  • 202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李万钧 李四平 主编 ; 陈建领 唐军 执行主编 ; 李君甫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1年02月
    本书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19~2020年度的研究成果,分为六个部分,包括总报告、特稿、社区篇、民生篇、治理篇、地方社会建设篇。报告依据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以及课题组成员的调研,分析了2019年北京社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2019年是北京进一步疏解整治,加快副中心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与北京市民政局合署办公,推进北京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北京市出色完成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北京的疏解整治成效显著,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凡成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北京的社会建设还面临很多挑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推进:第一,提高效率,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第二,完善“吹哨报到”和“接诉即办”的社会治理机制;第三,增进社会团结,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 2021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杨志伟 唐军 执行主编 ; 陈建领 李四平 主编 ; 李君甫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2年02月
    本书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20~2021年度的研究成果,分为4个部分,包括总报告、特稿、社会服务篇、社会治理篇。报告依据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以及课题组成员的调研和观察,分析了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北京社会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与北京市民政局合署办公,理顺了社会建设体制机制,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基层社区在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物业管理、接诉即办等工作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基本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基本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强化,社会动员体系更加健全。北京的社会建设还面临很多挑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推进。第一,进一步夯实基本民生保障;第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不断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第四,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第五,健全社会动员体系;第六,加强京津冀社会建设的协同。
  • 2022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徐志军 李四平 主编 ; 唐军 邱维伟 执行主编 ; 陈锋 李君甫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书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21~2022年度的研究成果,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总报告、特稿、民生福祉篇、社会治理篇、地方社会建设篇。报告依据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以及课题组成员的调研和观察,分析了2021年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北京社会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2021年,北京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疫情散发的特殊情况下,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出色完成了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保障工作,圆满筹办北京冬奥会,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副中心建设提质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民生保障稳中有进,“七有”“五性”力度加大,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社会治理现代化初见成效,“接诉即办”改革迈上了新征程,垃圾分类治理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北京市仍面临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系存在短板、城市治理的科技参与较弱等挑战,未来需要继续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利用智能科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2023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徐志军 李四平 主编 ; 唐军 邱维伟 执行主编 ; 陈锋 李君甫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本书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22~2023年度的研究成果,分为六个部分,包括总报告、特稿、民生福祉篇、社会治理篇、社会结构篇和城市更新篇。报告依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资料和课题组成员的调研和观察,分析了2022年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北京社会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2022年,北京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推动社会民生改善,持续推进“七有”“五性”,公共服务不断提质增量。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数字平台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志愿服务彰显城市发展活力。北京社会建设也仍存在一些挑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未来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市民公共诉求,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首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