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颜学勇
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儿童工作资源中心核心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政策理论、社会政策、家庭政策。著有《社会政策视野下城市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关系研究》,编著《工作-生活平衡:理论借鉴与中国现实》,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项,在《公共行政评论》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 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2023~2024)
    颜学勇 执行主编 ;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老龄事业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组织编写 ; 张雪永 杨一帆 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12月
    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是当前全球发展的两大显著趋势,庞大的老龄群体需求与快速的城市发展相互碰撞,形成了各个城市应对老龄化的复杂课题。如何提高城市健康老龄化水平以保障更大群体老龄人口的健康和福祉是各国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联合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判断标准,我国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弥散性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对老年服务提质增效提出新要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发展,2023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任务、工作原则、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并以附件的形式规定了《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基本养老服务何以成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关键议题?当前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如何?在未来发展中有哪些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书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发展格局演变的关键期,也是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期和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本书作为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连续研究项目的年度成果,适时顺应国家政策形势变化,聚焦“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从38个大中城市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养老服务保障机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以及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实践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深入剖析不同量级城市基本养老服务的地区发展差异,重点关注农村基本养老服务和数字化背景下的基本养老服务建设,并借鉴国外基本养老公共服务的实践经验,以期搭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成一个融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于一体,覆盖全体老人兼具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在对38个大中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评估计算并加总对比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目前仍存在总体建设水平偏低、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整体上我国健康老龄化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基于国际经验及本土国情,未来我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建设应采取提升老年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城市特色政策设计、创新老年群体社会参与模式等行动策略,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城市健康老龄化水平提供一定参考。本书综合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政策工具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和协同治理等多学科前沿理论,从关注老龄化的“结果”研究转向“过程”研究,探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从而实现服务对象的普遍性、服务需求的基本性、服务标准的基础性、服务供给的多元性以及服务项目的可调整性,探索老龄人口治理的现代化路径,创新中国特色老龄社会治理新模式。
  • 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建设进展(2023~2024)
    出版时间: 2024年12月
    中国社会迈入老龄化已经成为现实,老年人口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稳定和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健康老龄化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物质、精神生活质量,增进老年人福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促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维持社会安定和谐,助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在健康老龄化建设中还存在认知缺乏整体性、制度环境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需要国家进一步针对薄弱环节重点突破,提高健康老龄化建设工作的实效性与质量。本报告延续原有健康老龄化建设进展报告,选择38个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城市作为样本城市,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健康老龄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保持原有五大评价维度不变的基础之上,根据现有经济社会形势发展以及实际情况,对各维度下的一级指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更新,使用公开数据,对38个样本城市各个维度的指标进行测量与评估,分析城市健康老龄化建设情况,并将城市量级作为考量因素,对比探究不同量级城市健康老龄化发展的特点以及区别,总结先进城市发展经验,提出未来应积极探索城市特色健康老龄化发展道路、完善医养融合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老年群体友好环境建设、创新老年群体社会参与模式等政策建议,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推进健康老龄化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 中国大中城市基本养老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报告
    出版时间: 2024年12月
    提升养老服务供给的主动性与精准性是提高养老服务效果的基本途径。本报告从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的概念与核心要素出发,以全国38个典型大中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城市老年人能力评估与统计调查、老年人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探访关爱服务以及便民养老服务平台四个方面的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可知,当前我国基本养老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服务资源共享困难、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应当切实做好基本养老服务的精准供应与主动响应,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