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探索现代社会治理:社会团体的治理创新

作者:
王名
出版日期:
2014年6月
报告页数:
34页
报告字数:
19830字
所属图书: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社会团体的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重大机遇,社会团体能否建立健全治理机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关乎社会团体在未来几年能否蔚然成势,这对于能否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团体作为社会组织的三种形式之一,属于会员制组织,代表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组织的主流部分,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志愿公益性的特征。其突出特点是以会员为组织基础,学会和行业协会是社会团体的两种主要形式,学会在科学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学会完全能够通过发挥学术交流、成果评价、人力资源评价、规范导向等方面的功能,促进知识流动,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在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形势下,科技类社会团体的地位日益显现,要想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就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类社会团体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是我国科技社团的主要代表,是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和学术共同体的组织载体,已经日益成为国家改革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首先从社会团体的定义、属性和功能谈起,探讨社会团体与社会治理的关系,阐述社会团体改革创新的治理结构、影响因素和意义,深度解析社会团体在我国的治理实践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社会团体治理改革与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

社会团体科技社团治理创新现代社会治理社会团体治理

作者简介:

王名:博士,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明德公益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非营利评论》(中英文版)主编。曾任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2001)、《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2008)、《社会组织论纲》(2013)、《建言者说》(2013)、《非营利组织管理》(2015)《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中国社会组织1978~2018》等专著。获得的主要奖项:2013年度责任中国“公益思想奖”;2013年度“慈善事业推动奖”。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社会团体的定义、属性和功能
  • 社会团体的定义和属性
  • 社会团体的功能
  • 社会团体的两种主要形式
第二节 社会团体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目标、职能和思路
  • 社会团体在社会治理领域的主要目标
  • 社会团体在社会治理领域的主要职能
  • 社会团体发挥社会治理职能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社会团体改革创新的治理结构、影响因素及意义
  • 社会团体改革创新的治理结构
  • 社会团体改革创新的影响因素
  • 科技社团对发展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节 科技社团在治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对科技社团的扶持度
  • 与会员的联系
  • 自我发展能力
  • 管理工作效率
  • 市场化运作意识
  • 与国际科技类社团比较
第五节 社会团体治理改革与创新的路径
  • 推进政社分开,拓展民主政治参与空间
  • 增强科技社团的筹资能力
  • 加大对科技社团的税收减免力度
  •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 优化科技社团发展队伍
  • 增强科技社团的社会公信力
·第六节 结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