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香港青少年培训计划:有助就业还是徒劳无功?

作者:
倪锡钦 魏雁滨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3700字
所属图书:
华人社会政策与服务:问题与机遇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15~24岁非在学、非在职或没有接受培训的“失业失学”青少年从学校到工作的经验。建基于50名香港失业失学青少年参与焦点小组面谈的资料,文章的目的在于:① 探讨这些青少年在迈向成年的常规道路上如何被惯性地推向边缘;② 评估政府培训计划的成效,这些计划以提升工作能力为协助此群体就业的策略。本文以提出对未来政策发展的展望作结,焦点集中于现行政策及做法的漏洞及缺点,并对政府偏重个人主义的终身学习政策背后的假设提出质疑。我们认为若要给予失业失学青少年有效的指导,政策制定者必须先充分重视这些青少年身处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失业工作青少年失学介入计划

作者简介:

倪锡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兼任系方研究生学部主任。2000年获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模范教学奖,2010-2011学年获香港中文大学颁授杰出研究奖。研究兴趣包括社会排斥及青少年的公民身份,青少年服务、互助及充权,新管理主义,青年工作的政治、服务学习及领导发展。共发表逾130份论文。自2000年以来参与过24个研究项目,包括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角逐研究用途补助金”或“优配研究金”资助的项目,另有14个项目受香港或澳门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委托进行。

魏雁滨: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律学学士,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及英国苏菲尔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客座教授,逸夫书院资深导师,注册社工。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国际社会学会34青年社会学研究委员会会长,并为多份国际学术期刊的编辑或顾问。主持或参与的研究有40多项,包括内地、香港及澳门的青少年政策、服务与行为问题。已发表的中英文著作220多份。

文章目录
导言
  • 失业失学青少年的出现
  • 香港的失业失学青少年问题
  • 青少年培训计划
·研究方法
结果
  • “从学校至工作”的过渡
  • 透过政府资助培训计划取得的经验
  • 就业市场经验及其隐含意思
讨论
  • 边缘青少年在迈向成年的常规道路上所遇到的社会障碍
  • 让失业失学青少年投入社会的策略 终身学习和增强就业能力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