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英国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的历史变迁

作者:
王名 李勇 黄浩明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报告页数:
报告字数:
1449字
所属图书:
英国非营利组织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英国的非营利组织英国的政府文件和学术著作常用“志愿和社区组织”、“志愿组织”、“志愿和非营利组织”、“慈善组织”、“第三部门”等词语来概括“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为了和书名及上下章统一,本章统一用“非营利组织”一词。一直以来都在寻求和政府的一种伙伴关系,在19世纪后期非营利组织就积极主动地建立和政府的伙伴关系,到了20世纪后期政府在构建这种伙伴关系中居于主动并成为构建伙伴关系的推动力量(Lewis,1999)。在过去的30年间,英国的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经历了从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全面合作的变迁。在这一变迁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非营利组织在为地方、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如住房、社会服务、环保服务、社区服务、经济振兴等)这一领域中有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地方政府英国非营利组织

作者简介:

王名:博士,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明德公益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非营利评论》(中英文版)主编。曾任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2001)、《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2008)、《社会组织论纲》(2013)、《建言者说》(2013)、《非营利组织管理》(2015)《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中国社会组织1978~2018》等专著。获得的主要奖项:2013年度责任中国“公益思想奖”;2013年度“慈善事业推动奖”。

李勇: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助理、助理研究员,明德公益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光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律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治理、社会创新与治理。清华社会共治研究丛书副主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黄浩明:项目管理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法定代表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亚洲土地改革与乡村发展民间组织联盟理事。编著《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国际民间组织合作实务和管理》、《中外民间组织交流与合作》等书。

文章目录
·9.1.1 1979~1997年:政府采购下的关系
·9.1.2 1997年以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全面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