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分享共赢视角下的武陵山区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

作者:
王春光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8457字
所属图书:
社会建设与扶贫开发新模式的探求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针对我国社会矛盾突出、社会问题尖锐的现状,在国家财力大幅投向扶贫开发的国家战略实施中,应将分享共赢的理念及实践与社会建设的目标相结合,以此构建中国反贫困新探索之行动框架。分享强调社会参与及自主性的表达,它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分享是社会建设的题中之意,它使扶贫开发的全过程与贫困人口的能力提升相适应;分享是一种注重公平正义的目标达成,因此,它与共赢是贯通一致的实践构建。分享机制是否存在和健全,关系武陵山区扶贫开发成效的好坏。通过社会建设推动扶贫开发中分享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分享发展过程,分享发展成果。

关键词:

社会建设公平正义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分享共赢政策路径

作者简介:

王春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农村社会学、农村流动人口、社会阶层和社会流动、海外移民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的研究,先后出版《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中国城市化之路》《巴黎的温州人》《中国农村社会分化和农民负担研究》《移民空间的建构——巴黎温州人跟踪研究》等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中国人口科学》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

文章目录
分享机制的构建与分享的内涵
  • (一)社会建设的核心就是构建分享机制
  • (二)分享共赢的基本内涵
分享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机制和载体
  • (一)高度分享案例 白山羊养殖
  • (二)中度分享案例 某茶叶合作社
  • (三)低度分享案例 公司+农户的苗绣项目
  • (四)零分享案例 某乡镇旅游扶贫项目
  • (五)负分享案例 锰矿开采
·以社会建设构建扶贫开发的分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