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对“用工荒”现象不必忧虑
作者:
出版日期:
2011年9月
报告页数:
3页
报告字数:
1715字
所属图书:
超越人口红利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9.90-92
摘要:
正像2010年一样,2011年春节后,沿海地区再次出现“用工荒”。这是2004年以来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延续,总体上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其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的下降。我们要积极创造政策条件,把“用工荒”转化为经济社会变革的新机遇,加快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
劳动力
经济转型
“用工荒”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记者访谈 中西部地区——“未富先大”的缩影
返乡还是留城?乡村振兴新阶段,中低端制造业农民工的进退之困——以深圳市光明区为例
外出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农民工工资持续较快增长
社会养老研究背景
社会性别、流动性以及生计转型:分析工具和综合发现
社会经济转变中云南少数民族的流动生计
中国的科层制激励与地方经济转型:以东莞为例
中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的特征
性别平等与中国的经济转型
川西北藏区牧民定居工程A乡、H乡调查(2009~2012)
文章目录
“用工荒”现象原因分析
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下降使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
一揽子刺激方案及经济回暖增加了就业岗位
制度性分割妨碍了劳动力市场发挥自发调节的功能
“用工荒”现象预示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收入分配状况明显好转,社会进一步和谐
产业升级逐渐发生,经济增长更有可持续性
劳动力需求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政策改革
创造政策条件,把“用工荒”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
加快提高以农民工为重点的社会保障覆盖率
运用法律手段和劳动力市场制度,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中西部地区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
通过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解决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