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人口城镇化有可能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作者:
李秀彬
辛良杰
谈明洪
赵宇鸾
出版日期:
2013年7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887字
所属图书:
生育政策调整与中国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7.96-105
梁建章
曾毅
郭志刚
顾宝昌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众对于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普遍看法,即“人口总量越大, 生存环境越恶劣”,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实际分析,最终反驳了这一观点,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人口城镇化新的经济社会形势下, 生育政策调整引起人口数量适量上升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关键词:
生态
人口
农业
耕地
山区
作者简介:
李秀彬: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辛良杰: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谈明洪: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赵宇鸾:
贵州师范大学讲师。
相关报告
黑龙江省巴彦县土地规模经营调查
西南大旱与广西河池的抗旱救灾调查
冀西山区考察报告
优化提升陕西粮食产业链研究
实施环保民生幸福工程 加快推进太仓社会和谐
支持包容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政策
立足先导区突破 加快“两型”化发展
生态新城经济转型研究——以密云为例
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新实践 努力让天蓝水碧空气清新成为长沙环境常态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文章目录
·
“人口生态恶性循环”并不是必然的
·
山区农地退耕是生态压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
劳动力价格上涨引起土地退耕
·
劳动生产率低削弱山区农业竞争力
·
结论及其对现行生育政策调整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