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看病难”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

作者:
高春亮
出版日期:
2011年7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1756字
所属图书: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财政分权制度蕴涵的激励机制会强化微观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该行为用以谋求个人或部门利益,促使医疗机构按企业化方式运作,而集中优质医疗是医疗机构获取更大收益的重要手段。因此,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与城市行政级别一致,且这种一致性具有不断强化的特征,从而导致优质医疗资源的集中化供给和分散化需求之间不匹配,形成“看病难”。缓解“看病难”首先应改革投入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待遇,缓解供给诱导需求行为;其次是提高城市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程度;最后应加快资源整合,建设良好的医疗资源流动机制。
关键词:

激励机制看病难优质医疗资源

作者简介:

高春亮:男,安徽蚌埠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卫生经济

文章目录
“看病难”的内涵、类型与影响
  • (一)“看病难”的概念界定
  • (二)“看病难”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看病难”产生的根源分析
  • (一)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失衡
  • (二)优质医疗资源分布行政层级化
  • (三)优质医疗资源行政层级化趋势难以改变
解决办法
  • 1.适度均衡优质医疗资源配置
  • 2.加大政府投入
  • 3.强化资源流动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