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数据、方法及描述性分析
作者:
宋月萍
出版日期:
2009年11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字数:
28942字
所属图书: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1.146-178
杨菊华
翟振武
陈卫
陈蓉
宋月萍
陶涛
摘要:
前面一章介绍了低生育率环境下出生性别比失衡和婴幼儿死亡率的理论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从本章到第八章,本书将主要使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原始数据、2000年地区政策生育率数据以及访谈数据,对上述理论进行检验。本章首先介绍这些数据的基本情况以及所选择的样本结构,其次介绍本书涉及的因变量、主要自变量以及相关控制变量的定义,并就相关变量的分布进行简要的描述,最后简要地介绍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析生育政策和出生性别比之间关系的实证策略。
关键词:
生育政策
性别失衡
性别偏好
作者简介:
宋月萍:
相关报告
性别失衡与家庭风险
儿子还是女儿——一个苗族村寨的性别选择途径与治理效果分析
农民性别偏好探析——对布迪厄实践理论的现实阐释
全面二胎政策背景下北京居民生育观研究
儒家文化和性别偏好:一个分析框架
风险视角下的独生子女政策研究
关于中国的人口问题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生育政策研究
美国的生育政策及堕胎问题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及其调控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数据来源
样本选择
第二节 变量的定义与操作
因变量
主要自变量
控制变量
第三节 研究方法
宏观层面
微观层面
第四节 单变量描述性分析
我国地区政策生育率分布情况
2000年和2005年我国女性生育情况及生育性别结构描述
相关控制变量的平均数(比例)和标准偏差
·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