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民防体系的历史演变与特征规律

作者:
李宇环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5371字
所属图书: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三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纵横交织的复杂形势下,民防部门开始由战时防空袭走向战时防空袭和平时防灾救灾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与已建立起现代民防体系的国家相比,中国民防体系正处于从传统民防向现代民防转变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制度环境的变迁,中国人防组织在领导体制、机构职能和经费来源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贯穿这一变化的主线是人防实行军地双重领导体制下,军队和地方在其中主导力量的此消彼长。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防的变化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并着重对与领导体制变化紧密相关的机构职能和经费来源的演变特征进行描述。

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中国民防体系民防体系演变国家安全环境国家安全战略体系

作者简介:

李宇环: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危机管理、社会风险评估、应急管理、社会风险治理。

文章目录
·人防与民防概念界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防体系的历史演变
  • (一)保卫新政权的初创阶段(1950~1968年)
  • (二)以核威胁为背景的全面建设阶段(1969~1978年)
  • (三)走向平战结合的战略调整阶段(1979~1990年)
  • (四)实现高层次平战结合的稳步发展阶段(1991~2000年)
  • (五)非传统安全时代两防一体化融合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中国民防体系演变的特征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