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民众社会心理预期

作者:
谭旭运 吕邈 豆雪姣
出版日期:
2021年3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21285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心理预期,是指一定时期内民众对于个人未来生活、社会将来发展做出的一种主观判断。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给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诸多挑战。培育积极理性的心理预期等社会心态的引导,对于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都至关重要。本报告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众社会心态调查”的阶段数据,通过考察民众对个人生活困难预期、社会流动预期以及国家发展(应急能力和国际地位提升)预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众不同层面社会心理预期的状况和表现,同时进一步考察性别、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收入等人口学变量,以及疫情关注度、情绪、生活压力感、社会支持等因素对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调查发现,新冠疫情带来了民众短期生活困难预期提升的同时,其社会阶层流动预期、国家发展预期更为积极;生活压力感是增加生活困难预期的核心因素,新冠肺炎疫情给中低收入群体的短期生活带来的冲击更大;亲戚、社区、单位等社会支持可以有效提升民众社会心理预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尽力保障民众生活需要的同时,引导民众建立积极理性的社会心理预期,有利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社会流动预期社会心理预期国家发展预期

作者简介:

谭旭运:男,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编委。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共同富裕目标下的社会心态特征与演变趋势”(项目编号23ASH004)、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心理根基与践行路径”(项目编号2023YZD051)。另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主要研究领域为转型期社会心态,共同富裕、共同体理念的社会心理机制和路径等。出版著作《获得感:一种社会心理分析》《腐败问题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在Political Psychology、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文章20余篇。

吕邈: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社会文化心理。

豆雪姣:心理学硕士,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方向为社会阶层与决策、社会参与。

文章目录
·引言
研究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测量工具
  • (三)数据处理
研究结果
  • (一)心理预期的描述性统计
  • (二)心理预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