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区转型与社区治理效能增进

作者:
张翼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8404字
所属图书:
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新征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既是定居化社会向迁居化社会的转型过程,也是熟人社区向陌生人社区转型和社区治理结构从“单位办社会”向“居委会办社会”转型的过程。社区的实体结构与治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政府以组织建设从供给侧自上而下形塑社区“理想型”的同时,居民也通过需求侧的“民主协商”建构其预期的“理想型”。社区以居委会为主体,通过与环境互动形成自身的利益结构。这些因素的动态博弈不断形塑社区的“营造”动力,使之呈现出治理方式的科层化、社区类型的多元化、社区居民的异质化、治理经费的财政化等特征,形成了“强他治”与“弱自治”。为平衡各方需求,就需要在强调组织化和秩序化的同时,较好地平衡“他治”与“自治”力量,培植“社会协同”和“民主协商”参与渠道,尽快建成“社区办社会”的治理格局,建设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
关键词:

社区治理社区转型社区办社会

作者简介:

张翼:社会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长期关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国社会阶层流动、中国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就业与制度变迁等;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新华文摘》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承担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各级政府的研究项目。

文章目录
·从“单位办社会”到“居委会办社会”:传统“社区”转型为“社会社区”
·“强他治”与“弱自治”:制度规约与治理短板
·从“居委会办社会”到“社区办社会”:在自治与共治中提升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