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老年人的慢性病及其生活意义

作者:
李晶
出版日期:
2021年6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9608字
所属图书: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健康问题是老年期要应对的首要问题。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慢性病极大地影响患病老人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为深入讨论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在遭受身体疼痛时的主观体验,以及身体疼痛与精神痛苦之间的关联机制,本文提出了符合中国文化语境的“病苦”这一概念。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课题组2011年和2014年在湖北进行的实地调查,本文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慢性病之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特别是对老年人所感知的生活意义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慢性病是大部分老年人及其照料者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但不同的社会支持和家庭照顾会造成不同的生活处境。患病老人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家庭关系越亲密,其生活满意度越高、幸福感越强。而那些缺少社会支持和家庭照顾的慢病老人不仅健康水平下滑,还要承受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更大痛苦。在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下,家庭仍然是慢病老人生活意义的最主要来源和载体,是决定他们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生活质量老年人慢性病生活意义

作者简介:

李晶:1970~ ,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老龄社会学、老年教育、老龄社会政策等。出版专著2部,主持和参与多项国际项目及国家级、部委级课题,曾获中国老年学学会颁发的“第一届全国老年学优秀青年学者奖”。主要学术成果:《人情社会——人际关系与自我观的建构》(专著)、《老年人的生活世界》(专著)、《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编著)、《养老院的故事》(合著)、《老年人长期照料现状调查——我国基本养老服务研究》(合著)、《文化养老》(合著)、《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主编)等。

文章目录
·引言
·概念和理论框架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资料分析
  • (一)疾病带来的身体之痛和精神之苦
  • (二)家庭支持缓解疾病痛苦
  • (三)缺乏社会支持,渐失生存愿望
  • (四)健康不良和子女不孝是老年人自杀的最主要原因
·总结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