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1982~2018)

作者:
罗晓晖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5542字
所属图书: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梳理了对构建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理论,提出构建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多学科视角相结合的原则,阐明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应具有社会政策取向,包含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尝试建立了由五大维度和十三个具体指标构成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五大维度分别是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精神状况和主观感受。十三个具体指标分别是慢性病发生率、失能率、抑郁倾向发生率、孤独感发生率、人均年收入、单独居住的房间拥有率、住宅适老化率、休闲娱乐活动参与率、健康自评、经济自评、住房满意度、子女孝顺评价和主观幸福感。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权重。

关键词:

指标体系生活质量老年人

作者简介:

罗晓晖:1983~,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老龄社会学、老年社会组织等。近年来,参与老年社会参与、老年教育、老龄服务等方面的国家级、部委级项目10余项。

文章目录
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理论基础
  • (一)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二)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社会政策取向
  • (二)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层次
  • (三)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四)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主要维度
  • (五)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
·基于AHP法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权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