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1999~2018)

作者:
李晶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4205字
所属图书: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指标体系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多学科视角相结合等原则,结合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和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专项调查,第一次提出了以老龄国情调查为支撑的全面评价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中国版本(1.0版),首次对全国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分省评价。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13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并利用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了分省评价。这一指标体系(1.0版)也可以看作中国特色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的基础。本报告的总结论是,当代是中国有史以来老年群体生活质量迈入最高水平的新时代,也预示着未来老龄社会条件下各代老年人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拥有坚实的基础。分省评价显示,客观生活水平仍是影响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东部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整体优于其他区域,各省均存在不同短板,其中,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城乡差距较大、阶层差异显著、区域差异明显等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既是新时代老龄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也是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积极应对老龄社会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关键词:

生活质量老年人老龄社会老年期

作者简介:

李晶:1970~ ,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老龄社会学、老年教育、老龄社会政策等。出版专著2部,主持和参与多项国际项目及国家级、部委级课题,曾获中国老年学学会颁发的“第一届全国老年学优秀青年学者奖”。主要学术成果:《人情社会——人际关系与自我观的建构》(专著)、《老年人的生活世界》(专著)、《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编著)、《养老院的故事》(合著)、《老年人长期照料现状调查——我国基本养老服务研究》(合著)、《文化养老》(合著)、《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主编)等。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
  • (一)人口特征和教育素质
  • (二)婚姻与家庭
  • (三)健康状况
  • (四)经济保障
  • (五)医疗服务
  • (六)居住环境
  • (七)社会参与和文化生活
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
  • (一)客观生活水平仍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 (二)东部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整体优于其他区域
  • (三)各省都不同程度存在短板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物质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二)精神文化生活尚不丰富
  • (三)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城镇
  • (四)阶层差异依然显著
  • (五)区域不平衡明显存在
政策建议
  • (一)着力加强顶层设计
  • (二)着力提高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
  • (三)着力建立健全老龄服务体系
  • (四)着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 (五)着力尽快补齐短板
  • (六)着力动员全社会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