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发现”什刹海的资本

作者:
王天夫 肖林
出版日期:
2021年4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字数:
30266字
所属图书:
转型时期的城市空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文化在资本、空间与消费之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准确地说,正是通过文化这一媒介,资本才能顺利地将什刹海空间形态重塑为各类消费的载体和消费对象本身,空间才更为紧密地与消费联系起来。就地方政府与经营资本的关系而言,二者既互相促进、相互合作,又相互博弈和相互管制。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与商家共同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旅游与消费于一体、历史感和现代感并存的文化空间。民间投资者最初发现了将什刹海特殊的空间要素转化为文化消费商品的市场潜力,而地方政府发展文化旅游的导向和场所营销策略则鼓励更多投资者踊跃加入。随着“胡同游”和酒吧街过度竞争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市场秩序和空间秩序混乱、交通和环境压力倍增、历史风貌遭到破坏、当地居民生活受到困扰等),政府也加大了管制和治理的力度,通过特许经营、环境整治和业态规划调整等手段试图在历史保护、商业发展和居民利益之间实现相对平衡。
关键词:

文化消费资本空间

作者简介:

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兼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及数字社会等。

肖林: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城市社会学研究室(原组织与社区研究室)副主任,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和社区研究。曾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学评论》《南京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关于城市社区治理方面的学术文章。

文章目录
·什刹海的商业与经营
“胡同游”:从“禁区”到“景区”
  • (一)“胡同游”的诞生和发展
  • (二)“胡同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三)小结
酒吧街的兴起:卖“文化”的酒吧
  • (一)什刹海酒吧发展概况
  • (二)酒吧里的文化消费
·高档会所:“士绅化”与精英认同塑造
·文化、资本与空间再生产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