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2021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作者:
黄道涵 HuangDaohan
出版日期:
2021年6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8792字
所属图书:
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20~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食品安全是高质量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心在基层。随着新兴食品行业的兴起,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多元化特征,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需持续提升。本文在理论上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细化为理解力、执行力、协调力、应对力四个子能力,从软件环-硬件环-信息环三个层面系统评价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阐述制度、人员、资金、设备、数据五个维度联动关系的作用。实践中,以北京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为例,通过对2020年度预算数据和行政处罚公示信息的系统分析,明确朝阳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适应新时代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助力“健康北京”建设。

关键词:

食品安全市场监管社会治理

作者简介:

黄道涵:博士,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资源环境治理。

HuangDaohan: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界定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解析北京市朝阳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现状
  • (一)软件环:制度要素
  • (二)硬件环:人员、资金、设备要素
  • (三)信息环:数据要素
剖析朝阳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问题
  • (一)人员短缺、流动性高,制约执法队伍稳定性和专业性
  • (二)培训经费有限,难以支撑执法人员持续提升能力
提升朝阳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对策建议
  • (一)稳定培训支出
  • (二)创新宣传方式
  • (三)聚焦特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