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年疫情防控中在京社会组织行动模式研究

作者:
南方
出版日期:
2021年7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2113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
摘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社会组织在北京疫情常态化防控中积极发挥资源动员、技术支持、志愿服务、行业支持等作用,展现出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此次疫情对于广大社会组织也产生了深远且广泛的冲击,社会组织普遍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应对公共卫生风险的专业性不足,枢纽型平台缺位、共享信息和资源缺乏等问题凸显。此次疫情是考验社会组织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的重大关口,面向未来,在京社会组织亟待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推动枢纽型平台的专业化建设,建立有效的政社协同机制也是北京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需考虑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疫情防控

作者简介:

南方: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综合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创新、社会组织、儿童和家庭社会政策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项目、首都高端智库重大项目、北京市宣传文化引导基金项目等多项社会治理相关课题。曾在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从事多年政策研究和项目管理工作。出版《走进城市的孩子们——90后农民工童年经历和社会资本积累》专著1部,合著、参编著作5部,在《中国青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文章目录
社会组织在北京疫情防控中的主要工作模式
  • (一)聚集慈善公益资源
  • (二)立足社区志愿服务
  • (三)聚焦需求扶弱助困
  • (四)加强保障守护“逆行者”
  • (五)宣传倡导和公众教育
  • (六)行业协会助力复工复产
  • (七)社会组织“走出去”开展国际援助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在京社会组织面临的挑战
  • (一)大部分在京社会组织受到疫情全方位重大冲击
  • (二)社会组织应对公共卫生风险的专业性不足
  • (三)枢纽型平台缺位,共享信息和资源缺乏
·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