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治理的激励机制——以政策工具为视角

作者:
吴新叶 WuXinye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9634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组织研究 第19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治理具有特殊性,动员社会组织参与需要政策激励。在体制既定的前提下,政策工具及其应用成为有效治理的优先选项。本文根据社会组织的属性特征与行动偏好,从类型学角度区分了三类不同政策工具:一是针对大型社会组织的政府扶持型政策工具,二是针对小型和初创组织的政府培育型政策工具,三是形式多样的其他类型政策工具。同时,本文认为要取得理想的政策激励效果,需要实现政策工具与激励强度的有效匹配。当政策工具与激励强度匹配处于非间断状态时,激励结果是理想的,具有可预期性;相反,非连贯状态下匹配的结果是激励不足;而连贯与间断交替的激励机制则是一种常态。基于此,本文从社会组织属地化、亲社会态度、行动偏好、政治信用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激励工具调适的可能选项。

关键词:

社会组织政策工具政策激励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作者简介:

吴新叶:吴新叶,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浦江学者,湖北工程学院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常州众柴公益研究和发展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研究。

WuXinye:

文章目录
·社会组织参与下的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的类型
  • (一)政府扶持型政策工具
  • (二)政府培育型政策工具
  • (三)其他类型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与激励强度的匹配
  • (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政策工具选择
  • (二)政策激励强度变化下的社会组织参与
  • (三)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治理的政策诉求
应急状态下的政策工具选择与激励强度设计
  • (一)属地社会组织优先
  • (二)尊重社会组织的行动偏好和行动规律
  • (三)促进政策激励与政府信用的互补
  • (四)实现从“亲政府”向“亲社会”的转变
·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