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研究

作者:
徐景波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4121字
所属图书: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最基本的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拥有最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应当建立最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综合协调、社会协作、有奖举报、贡献褒奖、评议考核、责任连带、责任约谈、信息公开、行刑衔接、责任追究等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推动了食品安全治理从单向到多维、从被动到能动、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跨越。要全面实现从权利性共治到义务性共治、从被动性共治到能动性共治、从理念性共治到机制性共治,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当前,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建设,需要科学把握治理理念、治理制度和治理机制的关系,政府治理、企业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中央治理与地方治理的关系,在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更实的成效上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关键词:

食品安全治理机制社会共治

作者简介:

徐景波:法律硕士,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政府法治教研部法学教授、依法行政政策法律研究所主任,研究领域为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食品安全法学。

文章目录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理论基石
  • (一)食品安全拥有最广泛的利益相关者
  • (二)应当建立最紧密的食品安全命运共同体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机制体系
  • (一)综合协调机制
  • (二)社会协作机制
  • (三)有奖举报机制
  • (四)贡献褒奖机制
  • (五)评议考核机制
  • (六)责任连带机制
  • (七)责任约谈机制
  • (八)信息公开机制
  • (九)行刑衔接机制
  • (十)责任追究机制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的完善途径
  • (一)治理理念、治理制度和治理机制的关系
  • (二)政府治理、企业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 (三)中央治理与地方治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