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7年中国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指南

作者: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字数:
17657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9~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7年,在中国自然保护地存在保护空缺、管理有效性提升空间较大、民间保护热情高涨、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大背景下,23家国际国内环保公益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致力于推动民间自然保护事业的“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联盟”,希望通过搭建资金、技术、交流、能力建设平台,建立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规范、标准和评估体系,调动社会力量支持一线自然保护机构开展保护活动,推动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和法规完善,配合中国政府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落实“爱知目标”,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填补保护空缺、提高管理有效性、提升管理水平、扩大有效保护面积做出贡献。联盟目标为在2030年前,推动和支持民间力量帮助国家管理占国土面积1%的公益保护地。
关键词:

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保护指南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前言
·1.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基本定义
2.公益保护地建设流程
  • 选点
  • 保护地认可
3.保护规划及管理计划
  • 本底调查
  • 关键威胁分析
  • 设计保护规划
  •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4.保护行动
  • 日常巡护
  • 协助执法检查
  • 科学监测
  • 保护团队能力建设
5.监测评估与信息化
  • 保护成效评估框架
  • 明确主要保护对象和威胁因素
  • 构建合适的评估指标体系
  • 保护成效评估数据获取——长期监测
  • 数据获取与集成
  • 信息化系统的建立
6.社区工作
  • 开展社区调查
  • 社区动员
  • 社区组织
  • 社区保护行动
  • 社区保护地及拓展区
7.保护地可持续资金
  • 保护地友好产品
  • 公益保护地生态旅行及自然教育
8.保护地信息披露
  • 信息发布
  • 录入公益保护地联盟数据库
  • 录入世界自然保护地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