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广大民众实现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保障。本报告在系统梳理2021年北京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科学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乡服务一体化建设;引入社会力量共建共治共享,扩大公众参与空间。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政策新模式地方标准
景俊美: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首都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批评、戏剧戏曲理论与实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传统节日当代精神价值研究》《回望与探索:文艺评论的价值确立与文化立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和北京市人才项目2项。
马艳会:硕士,中国评剧院实习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戏曲表演和艺术管理研究、戏曲史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