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探索上海城市旧区改造新模式及其创新策略

作者:
卢汉龙 陶希东
出版日期:
2011年1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3479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回顾总结了近年来上海在经济发展和举办世博会对城市建设的带动作用下探索新的旧区改造新模式及其创新策略。报告指出,针对旧城改造越改越难的发展困境,上海引入社会性机制,通过征询居民意见和全透明动迁补偿,“数砖头托底保障”和就近安置选择,以及引入第三方监督等新政策的试点,力图控制改造成本,缓解动拆迁矛盾,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报告提出“旧改”需要和城市更新相结合,明确“旧改”的公共利益性质,优先启动以保障居住为目标的“旧改”工作,并就土地、融资、安置房和产业提升配套等方面为继续完善和推广这些试点经验提出了公共政策的选择。

关键词:

上海旧城改造新模式社会机制

作者简介:

卢汉龙: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组特聘专家,社会学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社会学理论和发展社会学。曾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杜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康内尔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英国社会发展研究院等从事讲学和客座研究工作。在现代化与社会结构转型、 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 消费文化与时间分配、 就业与社会阶层、 都市化与社区理论研究方面均广有建树。 专长于社会统计与社会调查,并在将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推广于决策研究方面有积极贡献,在国内外社会学界和决策咨询方面均享有良好声誉,曾受聘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还担任英国《社会学》(Sociology)杂志国际编委,中国香港《中国评论》(China Review)杂志编委,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顾问,中国城市国际研究网络理事等学术职务。2001年起,负责和参与《上海社会发展报告》的研究编写工作。

陶希东:本书副主编,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区域治理、社会建设与管理。

文章目录
·关于旧区改造的简要解释
上海旧区改造的主要机制创新及经验
  • 1.动迁意愿与方案的事先征询机制
  • 2.全透明的阳光动迁机制
  • 3.旧区改造与住房保障衔接机制
  • 4.文化资源保护机制
  • 5.全面的政策支持机制
上海旧区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
  • 1.动迁难是旧区改造的突出问题
  • 2.法律和规章不健全是旧区改造的制度问题
  • 3.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滞后是旧区改造的后续问题
  • 4.旧区改造的资金缺口较大是旧区改造的重点问题
  • 5.旧区改造政策不配套是旧区改造的深化问题
上海进一步完善旧区改造工作的制度设计和政策选择
  • 1.总体要求
  • 2.基本原则
  • 3.旧区改造的机制创新
  • 4.旧区改造的公共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