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作者:
侯建林 李云超
出版日期:
2022年6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257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22)No.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由各类各级公共卫生机构组成,是由政府主导并全力支持,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组织系统。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可以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预防保健和必要的医疗服务,培育公众的健康素养,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全民健康的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经历了起步、改革、后SARS、新医改四个阶段的发展,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取得了天花等传染病基本消灭、地方病得到显著控制、妇幼死亡率极大降低等诸多举世瞩目的公共卫生事业成就。然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仍旧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存在财政投入占比低、公共卫生人员不足、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薄弱、信息化水平仍较低、新发传染病和慢性病形势严峻等问题,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总体是有效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未来仍需要长期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投入,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功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信息化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关键词:

新医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作者简介:

侯建林:北京大学医学部副研究员。

李云超: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级本硕博连读学生。

文章目录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
  • (二)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组成及其职能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
  • (一)机构建设
  • (二)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 (三)疾病预防控制成就
  • (四)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与信息化建设
  •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公共卫生财政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
  • (二)公共卫生人员不足
  • (三)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薄弱
  • (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水平仍较低
  • (五)传统传染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新发传染病和慢性病形势严峻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财政投入,优化投入模式
  • (二)加强公共卫生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三)强化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功能
  • (四)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
  • (五)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