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梯田社会的人生仪礼与公共生活
作者:
宗世法
出版日期:
2022年9月
报告页数:
42页
报告字数:
34436字
所属图书:
堂安梯田社会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09.153-194
曾芸、徐磊、宗世法、曹瑞波等
摘要:
本文对“个体—家庭、家族—村寨”的社会互动方式进行分析,以此解释为何个体、家庭或家族在每一次人生仪礼、公共生活中建构、维系着“村落共同体”。在人生仪礼方面,从个体和家庭的诞生礼、成人礼、婚礼和丧礼方面,回应村落共同体如何“建构”的问题;在公共活动方面,以青年男女之间的“行歌坐月”、整个村寨的“踩歌堂”、村寨与村寨之间的“月也”为例,回应村落共同体如何“整合”的问题。这些人生仪礼和公共活动,还使堂安融入肇兴、黎平等更大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圈之中。
关键词:
社会互动
村落共同体
公共生活
侗族社会
人生仪礼
作者简介:
宗世法: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级社工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基层社会治理。
相关报告
公共生活的二维性
建立“规范”的本土化测量量表
公共生活:社团组织与居民参与——南京东路街道社区组织实证分析
中国青年与互联网:公共生活的构筑
社会中的李村老人礼仪理性实践
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人健康结构关系研究结论
社会互动对多摩市日本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状况关系的中介作用(2004~2017)
2016年中国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使用报告
社会互动对西藏中国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状况关系的中介作用
中国人的社会互动:论面子的问题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梯田社会的人生仪礼与社会互动
婚礼与诞生礼:糯米的循环流动与社会互助
丧礼:村寨的集体参与和社会协调
成人礼:腊汉的“年龄组”制度与组织化
第二节 梯田社会的公共生活与跨域联结
“结群恋爱”:青年男女之间的“行歌坐月”
“怡神悦人”:村寨的“踩歌堂”与“泥人节”
“跨域联结”:村寨与村寨之间的“月也”
·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