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互联网医疗救助实践——水滴筹与水滴公益个案报告

作者:
北京枫林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5916字
所属图书:
2021~2022年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与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逐渐成为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有效组成部分,例如水滴筹与水滴公益,借助互联网便捷快速的优势,联合慈善组织、医疗机构、企业等多方力量,投入医疗救助与健康扶贫相关领域,成为现阶段社会救助体系及医疗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作为新兴事物,这些平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监管体系尚不健全、业务风控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平台自身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等挑战。互联网医疗救助行业亟须完善立法规范、制度设计、行业自律、政府与社会医疗救助协同机制,并转变输血式的救助理念,引入专业人员如医务社工,既实现精准救助,又丰富救助内容,提升困境群体的反贫困能力。

关键词:

医疗救助互联网平台个人求助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作者简介:

北京枫林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北京枫林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是一家专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机构,简称枫林社工。为推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枫林社工面向全国发起“医务社工临床服务体系建设与推广”项目,通过与高校、医院和行业协会的协作,在医院中开展经济救助、情绪支持、安宁疗护、出院安置、医护关怀等专业服务,推进医务社工服务融入临床诊疗服务过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社会与心理支持服务,提升就医体验。

文章目录
我国医疗救助服务概述
  • (一)医疗救助的本质
  • (二)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逐渐完善
  • (三)重大疾病患者的疾病负担仍较重
  • (四)慈善医疗救助资源紧缺
  • (五)互联网医疗救助平台积极发挥补充作用
互联网医疗救助服务现状
  • (一)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服务平台发展阶段
  • (二)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流程
  • (三)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
互联网医疗救助的特点与价值
  • (一)求助门槛相对较低,救助流程相对简便,时效性相对较好
  • (二)健康规范的平台模式有利于可持续运营
  • (三)整合社会力量,拓展医疗救助服务范围
  • (四)引入医务社工,提升医疗救助服务水平
互联网医疗救助的问题与对策
  • (一)问题
  • (二)对策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