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代际共融的理论内涵

作者:
李俏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53页
报告字数:
53629字
所属图书:
代际共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将在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代际共融的概念框架、支撑理论、内容分类进行探讨,以建立代际共融的系统性知识框架。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代际共融中国式养老

作者简介:

李俏:江南大学教授、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养老)首席专家,江南大学代际共融中心主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农村养老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学社会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第十六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第三层次人才,江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江南大学青年科研之星,江南大学巾帼标兵,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近年来主要从事农村养老、代际关系、智慧康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2项,各类地市级与横向委托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部。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数字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学网、中国乡村发现网、中国农村研究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等全文转载,3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作为论点摘编,获省级科研奖1项、市厅级科研奖8项。

文章目录
代际共融的文献回顾
  • (一)国外研究热点
  • (二)国内研究热点
  • (三)文献评述
代际共融的概念框架
  • (一)“代”和“代际”
  • (二)代际策略与代际共融
  • (三)代际项目与代际活动
  • (四)代际政策
  • (五)代际方法、代际实践和代际范式
代际共融的理论基础
  • (一)心理学角度的解释
  • (二)社会工作角度的解释
  • (三)社会学角度的解释
  • (四)老年学角度的解释
代际共融的内容分类
  • (一)实现“老有所为”
  • (二)实现代际反哺
  • (三)致力于老年友好型环境建设
代际共融的社会意义
  • (一)可为养老政策创新提供新思路
  • (二)助推养老服务走向精准
  • (三)有利于实现“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
  • (四)有助于孝亲敬老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