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代际共融的具体实践及其特点

作者:
李俏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42页
报告字数:
34515字
所属图书:
代际共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着重从宏观层面上,运用关键词网页搜索的方法对有关中国代际共融报道的网页进行搜索与筛选,建立指标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呈现中国代际共融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老年照护代际共融

作者简介:

李俏:江南大学教授、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养老)首席专家,江南大学代际共融中心主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农村养老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学社会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第十六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第三层次人才,江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江南大学青年科研之星,江南大学巾帼标兵,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近年来主要从事农村养老、代际关系、智慧康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2项,各类地市级与横向委托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部。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数字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学网、中国乡村发现网、中国农村研究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等全文转载,3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作为论点摘编,获省级科研奖1项、市厅级科研奖8项。

文章目录
·研究方法
中国代际共融发展现状及特点
  • (一)活动内容日趋丰富
  • (二)多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 (三)与社会工作联系紧密
  • (四)服务过程的互惠性
  • (五)与公益创投同步发展
  • (六)实践内容中的孝道泛化趋向
  • (七)项目设定中的家庭隐喻
  • (八)活动集结中的文化元素
中国代际共融的实践问题
  • (一)自主发展不足
  • (二)区域分布不均
  • (三)城乡发展失衡
  • (四)可持续性不强
  • (五)社会认识不足
  • (六)功利化思维
中国代际共融的应用实例
  • (一)多代屋空间改造
  • (二)代际亲情住宅
  • (三)时间储蓄
  • (四)代际学习
  • (五)家庭支持
  • (六)老年照护
  • (七)儿童与青少年发展
  • (八)文化与民间技艺传承
  • (九)就业与工作指导
中国代际共融的实践反思
  • (一)对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再认识
  • (二)对代际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再讨论
  • (三)对代际项目城乡发展的再定位
  • (四)对国外经验与中国实践的再想象
  • (五)对老年世代参与主动性的再调动
  • (六)对代际互动深化途径的再挖掘
  • (七)将代际共融纳入理论和政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