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科层之外:技术治理的社会建构逻辑

作者:
彭亚平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45页
报告字数:
33202字
所属图书: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第一、第二节中,我们分别用思辨和数学两种方式具体阐述民调技术的复杂性化简原理;第三节则取材C街道夜市整治事件,设计一个民意调查的社会实验,讨论民调技术在设计和实施的两阶段分裂中如何保持严格性;在此基础上,第四节通过解读C街道两年民调的建构过程,证明各利益主体对技术程序解释权的争夺不仅无损于技术严格性,反而有利于民调各程序在基层的落地。
关键词:

城市建设基层治理技术治理

作者简介:

彭亚平: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国家治理、技术社会学、当代社会理论等;在《社会学研究》、《社会》、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原创性成果培育项目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民调技术的化简程序
  • 民意生成的原则与阶段
  • 民调的复杂性化简原理
  • 命题与假设
第二节 民调技术的社会实验
  • 社会实验设计
  • 实验准备:不同的故事
  • 实验过程:异质的意见
  • 实验结果:民调的建构性
第三节 基层政府民调的建构过程
  • 从“情境”到“问题”
  • 从“问题”到“数字”
  • 数字加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1.民意调查技术程序的复杂性化简原理是什么?
  • 2.民调的复杂性化简原理如何让它呈现出设计和实施的两阶段分裂?
  • 3.C街道民调各个技术程序的实施过程如何为参与者敞开解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