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作者:
彭亚平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25443字
所属图书: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主要梳理两类文献———技术治理及其在基层的表现。在梳理治理的历史沿革和技术的思想根源并剔除“技治主义/专家治国论”(technocracy)的干扰后,技术治理的主要论题围绕技术本身的政治性、它能不能解决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会带来什么政治社会后果等方面进行,大致对应技术批判理论、政治保守主义、福柯治理术等思潮。具体到中国场景,对技术治理的讨论始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韦伯确立的理性化两大原则即“可计算的法治系统”与“基于规则的行政管理”,为中国历来的治理困境提出了数目字管理的药方。上述理论和经验资源,一起构成现有技术治理的三种研究路径:新技术在治理实践中到底能不能成功;行政技术到底是强化科层还是反科层;如何找到属于中国自己的治理术。落实到本文的主要经验对象即基层政府的民意调查,我们则要追寻以下问题:基层治理的困境是什么?作为技术治理的手段之一,民意调查为何被政府采纳?作为一种方法论,民意调查技术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关键词:

基层治理基层政府技术治理

作者简介:

彭亚平: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国家治理、技术社会学、当代社会理论等;在《社会学研究》、《社会》、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原创性成果培育项目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治理与技术的源流
  • 治理与统治不分的时代
  • 治理与统治二分的时代
  • 技术的思想根源
第二节 技术治理的基本论题
  • 技术治理的理想与现实
  • 技术治理不是技治主义
  • 技术治理批判的思想资源
第三节 我国技术治理的研究路径
  • 研究缘起:数目字管理的设计与实施的两阶段分裂
  • 路径分歧:技术?科层?权力?
第四节 基层政府民调及其技术
  • 基层治理与民意传达
  • 民调技术的方法论
·第五节 文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