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大学生童年期父母缺位问卷编制及信效度研究
作者:
叶海燕
江沂芯
叶海英
胡乐
谢沁怡
程刚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4586字
所属图书:
社区心理学研究(第十四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2.98-112
黄希庭
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
为了编制一个信效度良好的大学生童年期父母缺位问卷,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和开放式问卷构建大学生童年期父母缺位的结构,编制出初始问卷,随后采取方便取样的方式对重庆、吉林两地三所高校53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施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最终形成了包含33个项目的大学生童年期父母缺位问卷。结果表明,大学生童年期父母缺位主要表现在否定、忽视、疏离、缺席、放任5个方面;大学生童年期父母缺位问卷的信度、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父母缺位的有效测评工具。
关键词:
大学生
童年期
父母缺位
作者简介:
叶海燕: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教授。
江沂芯:
叶海英:
胡乐:
谢沁怡:
程刚:
相关报告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人类学研究——以ZS大学为例
当代中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展报告
2019年大学生回乡养虾遭哄抢事件的舆情分析
中国青年网络参与报告
未就业分析
回龙观地区大学生社工发展与管理探索
首都高校大学生学业倦怠调查报告
加强产学结合,培养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民生班”为例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现精准就业
大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对青岛市在校大学生的调查
文章目录
·
引言
研究方法
(一)父母缺位的内涵探索
(二)问卷编制流程
(三)研究对象
(四)效标工具
结果
(一)项目分析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四)信效度分析
·
讨论
·
结论